肖阿姨是个胖子,大脸庞,肥硕的腰和腿,却很有力。她育有四女一男,其中有一个女儿在七岁时不小心掉池塘里淹死了,她后来一直念叨着这个女儿,觉得她要是不死,一定比其他孩子更有出息些。
我读五年级那年,母亲放弃了水果生意,改卖花生豆子芝麻之类的土产品,每月得去外地进货,每次母亲一个人在路上拦货车出行,父亲和外公都觉得这样一个人出门不安全,极力督促母亲找个同伴。没过多久,不知道母亲从哪认识肖阿姨的,突然有一天,母亲领着一个胖女人进了门,母亲让我们喊肖阿姨,说是以后的合伙人。我们就这样认识了肖阿姨。
半年后,我家搬到了肖阿姨家隔壁,做起了合伙人和邻居,从此这个胖胖的肖阿姨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连同她的儿女们。
肖阿姨没有读过书,从小被人收养,收养的那户人家后来又生育了几个自己的孩子,她作为养女,吃了很多苦,但也学会专营,她男人就是从她的好姐妹手里抢回来的。她男人是根独苗,几年后顶替了他父亲的工作,进了县建筑公司当工人,一家人才得以离开那个穷苦的地方进了城。他的母亲是个家庭妇女,一辈子被丈夫管制,唯唯诺诺的,他的性格跟他母亲一样,一辈子被老婆管着,唯唯诺诺的。
肖阿姨他们还未进城前,老两口住的那间小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肖阿姨他们一大家子进城时,大女儿已经十五了,经常带着大女儿到处打短工找零工,同时又从养父那边连哄带骗地弄来些钱,开始打基脚盖新楼,一家人挤在一窝棚里住了好几年,断断续续地盖起来一栋两层楼,楼下两间房,楼上两间房,还差一堵墙,直接用的隔壁那户人家的墙,为此,后来生出许多矛盾来。
我们家搬过来时,她家新楼盖好没两年,还欠着亲戚朋友一屁股债,那时大女儿已经19了,一枝花一样,每天学日本电视剧里的女主角英翘扎着一个歪歪的辫子,蹬着高跟鞋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的,可惜没有读过书,徒有一副外表,一说话,满嘴粗俗的话,倒很像她母亲。二十岁那年,在舞厅跳舞的时候认识一个林场来的青年,两人一拍即合,年底就结了婚,但因为那人不常回县城,她又不想去林场,还住家里,也没再工作,第二年生了个女儿。
她家老二也是个女孩,我没有见过,听说不到一岁就被爷爷奶奶接到城里,长到7岁,正要上学的时,带着她弟弟去电影院玩,不小心掉进电影院门口的池塘里,淹死了。爷爷奶奶为此生孙子的气一辈子,怪他没有及时喊人救起她。
她家老三是个男孩,简直就是混世小魔王,从小就喜欢打架,在学校里也是经常打架斗殴,天天叫家长,月月挨处分。肖阿姨不认字,大女儿也耽误了,所以一心想让后面几个孩子读点书。但儿子读到初二,就跟着街上的小混混去偷东西被抓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埋怨丈夫什么关系也没有,什么亲戚也指望不上。刚好我家以前的邻居就是刑警大队的,母亲是个热心人,不能见死不救。于是帮着去找到以前的邻居,求了情,念他年纪小,教育了一翻,放了人。
肖阿姨千谢万谢的,母亲说,不必太客气,只是以后得好好管住这孩子,学点好。肖阿姨虽然对丈夫很有一手,但对于这个儿子毫无办法,没过多久,又二进宫了。又跑来求我母亲,母亲再一次去求了刑警大队的,但因为这次伤了人,没有办法,只好送去劳教。两年后,回了家,大家见到他都躲着。肖阿姨花钱求人教他学开车,他一下子喜欢上开车,从此脱离了那帮混混,转而正儿八经地开始跑长途,赚了些钱。几年后娶了附近一个长得很漂亮的交际花,生了一双儿女,肖阿姨从此又扬眉吐气了,每次跟人说起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强。
肖阿姨的三女儿,跟我一般大,性格跟她父亲一样,老实,长得也还不错,老被姐妹们欺负,在家干活最多,衣服是姐妹挑省下不要的就归她,读完初中,没有考上高中,就跟着父亲去建筑公司做了小工。母亲后来一直说她,傻有傻福。在建筑公司做小工时,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负责工程监督的大学生。三年后,肖阿姨风风光光地把三女儿嫁出了门,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亲家公原是建筑公司的某个部门的领导,在城外郊区有土有地有小楼,肖阿姨笑眯眯地,逢人就说起她这个女儿有福气。
肖阿姨的小女儿,比二女儿小5岁,一出生就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长得跟她妈一样,大脸盘,从小好吃懒做。她妈一说她,就往爷爷奶奶的屋子钻,爷爷有退休工资,要啥买啥,不求人,所以从小她妈都拿不住她,加上自己起早贪黑忙着赚钱还债,养家糊口,任期发展。读完初中也不读书了,爷爷奶奶那时已经先后离开了,没有了保护伞,她妈让她去找工作,她就是不挪窝,每天在家睡大觉。后来烦她母亲,她母亲前脚进门,她后脚出门,跟着同学去舞厅跳舞,整夜不回家。就这样一直混到18岁,没上过一天班,偶然搬她母亲出个摊卖点货,还时常算错账,气得肖阿姨气不打一处来。女大不中留,肖阿姨到处托人说媒,想把她嫁了人省了这份心。
后来她相中了一个在汽车站搞修理的男人,近三十岁,个子矮小,家在农村,于是极力撮合。对方见她家小女长得高高大大,壮壮实实的,年轻还会打扮,户口是城里的,于是同意了,第二年就领了证结了婚,没过多久就生了一个女儿。据说要了对方很多彩礼,肖阿姨笑得合不拢嘴,那时我家已经搬回赣州,还来信请母亲去喝喜酒。母亲还一度很羡慕她个个孩子都成了家,有了着落。
后来又陆续从其他人那里听到各种消息,肖阿姨还在做土产生意,从乡镇上低价进货,到县里卖给那些老主顾。她丈夫快熬到退休的时候,从建筑架子上摔了下来,有个钢筋从腰上穿了过去,躺在床上好几年,最后没有人照顾,活活气死加饿死了。
儿子后来跟那个漂亮媳妇天天打架,没过几年就离了婚;大女儿也跟老公过不到一块,老公常年不回家;小女儿生了孩子后,恶习不改,又天天晚上去跳舞,不理家务,连女儿都不管不顾,孩子爸爸终于忍无可忍跟她离了婚;就只剩下二女儿的婚姻还在,但据说也是因为婆婆厉害,不准儿子胡来。
近几年又听母亲说起,肖阿姨自己生了病,生意也没做了,在家养病照顾儿孙。
儿子长途早就不跑了,天天赌博,后来又娶了个女人,也是爱赌博,还成天跟婆婆对着干,家里天天吵吵闹闹的。
大女婿从来不回家,大女儿又不愿意学母亲吃苦做生意,每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在电影院门口混,她的女儿也长大成人了,也不找工作,成天跟着些小混混。
三女儿的婆婆过了身,女婿立刻回家办了离婚,又娶了个年轻的女孩,三女儿离婚不离家,继续完成婆婆未完成的事业,养猪养鸡鸭。
小女儿离婚后,一开始年轻,还可以从其他男人那里弄到些钱过日子,照样天天上舞厅。可后来年纪大了,没人理睬她了,她开始后悔了,又跑回去找前夫,每天堵在前夫的门口,要求复婚。对方已经谈了女朋友,快要结婚了,她就跑去女方家里闹,生生逼得那个女人离开了他。前夫拿她没有办法,只好偷偷带着女儿离开家,去了外地谋营生,从此没有了消息。
讲完她们的故事,母亲一阵地摇头,替肖阿姨惋惜,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没有一个顺心的?我想母亲可能早已忘记了当年肖阿姨跟着她跑生意,在熟悉了那条线路后,想尽办法想把她踢出局,自己一个人独占那份利益,每天没事就跑我家门口骂街,想把我们逼走的旧事。我一直还记忆犹新,当时就非常庆幸自己的母亲不像她那样,所以她家后来的故事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