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不论成事,还是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也深知“好方法”比“死努力”更能让人事半功倍的道理。
最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够提高写作水平,怎么样能提升写作吸引力?也看了一些简友写的上乘文章。
日更固然重要,但流水账式的创作大多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给自己的空虚和无聊一个交代,久而久之,疲惫感滋生,迷茫便冲淡了当初想写好文章的激情。
坚持学习,坚持阅读,坚持反思,坚持写作,对成就梦想都很关键。但是,都需要时间和付出的积累,才可以看到一些成效。如阅读速度快了,写的东西多了,反思的也深入了。但很难看到实质性、实体型东西,即那种能激发热情、看到成果的“小进步”。
而我,就在找,也要做。
当然,依然会坚持学习、阅读、反思和实践,但必须在不断创新探索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今天,我想试试!
那就是:坚持梳理和提炼一个《成长系列手册》
那我这么做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
目的一:为了学以致用。
证明自己学习了的最好办法,要不就是记录下来,要不就是记忆下来。当然,我追求的是后者。因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力化于行。
目的二:为了能准确看到想看的。
主题鲜明,分类梳理,区分人生、工作、立志等篇幅,既让自己好整理,也方便他人查询。
目的三:为了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原因一:学而无用,也孤陋寡闻。
计划完成的很好,看的书也很多。但每当处境生情想提笔写作时,却词穷了,语句匮乏了。或是在朋友失意难过时,发现交谈的内容,翻来覆去就是:“别哭了!”“振作起来!”等一些“正确的废话”。
原因二:思路清晰了,写出的、讲出的话也就好听了。
这样既可以方便记忆,还有助于使用。
原因三:梳理便是提示阅读和总结的手段。
每天记录一两句话,每周发布至少一次,一次内容在10条,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只要每天每个环节进步1%,整个学习体系就会有很大变化。
可能有人说,这不就是简单的把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梳理归纳一下嘛!事实的确如此。
但真的有很多人能坚持下去吗?而且,我也不是一个“吃别人嚼过的馍馍”的人。提炼中,稍加修饰和变通,也不失一种“小进步”吧!如果有不妥之处,也请关心关注我的朋友批评指正。
光说不做假把式。所以,我先干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