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继续讲了离开舒适区、有效练习及反馈的重要性,还提到要让练习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占用了我们大多数的时间,如果能够在工作中练习,那么练习时长必定比只能在业余时间练习的人多出很多,对于较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边干边学也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式,杰出人士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地练习,想尽办法在工作和生活中磨炼技能,而不是只在等到某个特定的学习机会时才去学习。
本章再次提到寻找一位好导师的重要性,在学习的初期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准确的心理表征,如果得到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反馈,进步会比自己摸索来得更快。导师通常只能使你达到他或他的学生曾达到过的水平,但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只要他有熟练的技能就足够了。
如果是多年的练习者,则需要找一位在领域内有所成就的人,并且知道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成材,判断的方法可以通过和导师的学生交谈,寻找取得进步和已克服障碍的学生进行特定描述。当已经学会了导师传授的一切,进步停滞,则意味着需要找一位新的导师。
如果在练习时走神,那么练习就没有意义,所以练习时必须做到专注。练习的时间越长,人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时就应该停下来,并且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才有更好的精力集中练习。“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课程的时间缩得更短,是更加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以上多次提到导师的重要性,如果是没有导师的情况,应该怎么办?书中也提供了方法。
富兰克林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但他早年所受的教育最多只能让他成为一名能把句子写通顺的写作者,在没有导师的指导下,一开始用自己的语言仿写《观察者》杂志的文章,他发现必须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想出了适合自己练习的好方法,通过把文章改成诗句,再把诗句改成散文的方法增加了词汇量,再继续找来《观察者》的文章,记下线索之后打乱句子顺序,在忘记词汇顺序之后按自己认为最符合逻辑的顺序排列,以此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
富兰克林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设计的练习方法提高了写作技能,成为优秀的作家,他做到了本书前几章提到的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做一些舒适区以外的努力,并关注如何还能做得更好,他设计的每一个练习都侧重于提高写作技能。
富兰克林、莫扎特,还有一些艺术家们都曾通过仿制大师们的作品来提高技能,通过研究大师作品,然后努力复制,再寻找差异进行纠正,如此反复,努力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这样就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遇到进步停滞的阶段,这时要适当逼一下自己,但不要逼太紧,专心攻克特定弱点,搞清楚导致停滞不前的具体原因,是否犯了什么错,什么时间犯的错,设计一种专门攻克弱点的方法,在知道问题后自己纠正或请教导师。
为了能坚持地刻意练习,保持动机比拥有意志力更重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表现出的意志力是不同的。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保证足够的睡眠并保持健康、在固定的时间练习并养成习惯,把影响专注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将练习的时长控制在一定时间内,这些都可以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接下来还要强化继续前进的动机,可以是想做某种擅长的事情的渴望、想被人认可欣赏喜欢、进步的结果也可以成为动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你要有积极的信念去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当你为实现目标灰心丧气时,先不要放弃,先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跨越停滞的阶段,这样也许你就不会再想放弃了。
我发现当我写读后感时,我认真地思考着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和富兰克林用到的仿写方法类似,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增加词汇量,内在有足够强的社会化动机让我保持动力,因为我也渴望被认可。以前看过的书总是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没有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知识要先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放进脑袋里,再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所以我记住了刻意练习里的许多概念,很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知识,我相信我可以运用刻意练习去提高想提高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