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告诉我这个被称之为黄槿的树时,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叫的一个人的名字,待我反应过来,就只有自己笑自己了。
黄槿的黄是出自它的花色,其花大而艳丽,有一种张开大嘴使劲高歌的势头。
而槿,则是它的植物属性了呗!在介于灌木与乔木之间的黄槿一派盎然,即使在深冬的季节。
好在,也是只能在岭南的大地上,黄槿才能有如此的随性茂盛。
我还以为有人还称它为羔仔树,是因为它的果子像糕饼一样可以食用嘞。
原来,是它的叶子可以包粽子,看来植物的名称也是会入乡随俗的。
因为树叶茂盛到遮天蔽日的程度,能防风就不奇怪了,既然叶子长得这么猛,它的根就可以推想出有多么发达了,那么,固沙就有了底气。
基于此,坚守在海边,它就再适合不过了,加上绿叶和硕大的黄色花朵的陪衬,封它个健美海岸卫士不也正好?
但必须不要忘记,黄槿的最大特点是不畏寒暑,不怕干旱与贫瘠,就是说,是个地方就能活下来,还活得生动有趣,叶绿花艳。
黄槿的药用价值就更不用夸了,三个字管总:归肺经,余下的意义就读者自己发挥吧。
而花的思语就特别值得玩味了,黄色不是最接近太阳那金色的光芒么?
热烈奔放的怒放正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付出吗?但金黄所赋予的稳重和成熟又使得它的境界上升但了殿堂的级别。
而花的香又别致到含蓄的地步,又让黄槿本就有的庄重化作一份静静地爱。
在我的镜头前所呈现出的黄槿树,最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它的枝干上一圈又一圈的白色痕迹。
这些白色圆圈直接将树枝描画成竹节,一节连一节,规规矩矩,半点都没偏心哪条细枝。
我当即就判断那些节节是有人特意画上去的,但就冲着那些事无巨细的白色画环,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人有这么大的耐心的。
除了人工,就只有天工了,大自然的大手笔才可以创造出这样神奇的画功来。
可以证实的是——在大多数人看来,黄槿树及其花的品味是高洁的,也是别具一格的,因而也是不容玷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