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两节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1.通过生活真实情境引出课题,这里面涉及数学中的比大小。孩子们几乎都会。
2.《1.5在相同距离内比运动的快慢》一课中根据课题,怎样设计实验比较两个不同的小球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孩子们的一个重难点。
这我觉着这是一个对比实验。
不相同的条件就是两个不同的小球。
相同的条件是什么呢?
(1)孩子们可以想到用相同的轨道;(2)相同的起点和终点来确定距离相同;(3)但是“在不给外力的情况下怎样让小球自动在轨道中滚动?”有部分学生可以结合上节课《在斜面上的运动》想到给轨道弄一个相同的坡度;我们需要测量和比较什么呢?
比较两个不同的小球运动的快慢,不是看速度而是比较运行的时间的多少。这一点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只有少部分孩子能从活动手册第一题当中获取信息进行知识迁移。
分工合作:每个班级分成4人一组。孩子们的分工合作特别好。部分孩子能够模拟运动会当中的场景进行操作,发令,记录。但是存在个别孩子用手推小球的现象。
3.《1.6在相同时间内比运动的快慢》
第1个问题: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能否比运动的快慢?这个问题在所教的班级当中,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解决。
第2个问题:从不同起点不同车出发,能否比运动的快慢?这个问题在不同班级当中的反应不一样,有一个班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不能比。这个班的孩子思维就固化在必须是同一起点,同时出发才能比运动快慢。
分工合作:由于上课时间和场地的原因没有进行4人一组,这节课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分工合作,有操作员,发令员,读数员,剩余同学当记录员和监督员。
综合这两节课,我觉得孩子们比较欠缺的就是知识的抽象和迁移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多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