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

1.齐读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据此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2.这两部分的过渡段是哪一段?

3.细读“百草园”部分。文中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迷人的景物,神奇的故事,冬天雪地捕鸟三个方面体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重点分析第二段“迷人的景物”:

A.用了哪些修辞?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景物?

明确: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角度:视觉,触觉,听觉,味觉

B.第二段是全文精彩之笔,不仅形、声、色、味俱全,且春夏秋景皆备。

如桑椹,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精巧。

C本段层次井然。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单是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突出强调单是后面内容。既然单是泥墙根一带有无限趣味,那么园中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美女蛇的故事很神奇,很吸引人,增添神秘色彩,丰富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雪地捕鸟部分采用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明确: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找出雪地捕鸟的动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如:扫,露……罩

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写出雪地捕鸟的过程,表现雪后捕鸟的乐趣。

4.细读“三味书屋”部分,常使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依据。

5.再次细读课文,将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快乐自由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作对比,表现儿童对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私塾教育的批判。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