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与「人际神经生物学」 / 2025-06-12

Ren-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ory (R-CBT) and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IPNB)

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之 (读书劄记与思考)
人间四月心连心-- 携手与你共治负面情绪

异同 1.pn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教授 (Clinical professor of psychiatry at the UCLA school of medicine) 西格尔博士 (Dr. Dan Siegel) 说:「人际神经生物学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IPNB) 只是一种耍小聪明的说法,它认为大脑是身体的社会器官…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命的血液,它赋予我们韧性,不仅作为个体,也作为集体社群」。

西格尔的观点,与我们建构中的「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在太平洋东西两岸遥相呼应,二者既有近似相同的理念,也有不同研究进路的差别。

「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与「人际神经生物学」都着力跨越「个体」与「集体」人为二元对立的构念框架,以一种续谱式 (spectral) 的思维和视角去处理群己关系,这是心理精神健康范畴内,两个不同流派的近似相同的理念之一。

「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的其中一个主要概念,是透过「声势动律健脑操」(Eurythmics Brain Gym) 重塑大脑 (neural re-patterning),而「人际神经生物学」则是通过正念练习(mindfulness practices或西格尔博士所说的“心智洞察”mindsight)来重塑大脑,这是心理精神健康范畴内,两个不同流派的近似相同的理念之二。

异同 2.png

「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是从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行为心理学的进路构建起来的;「人际神经生物学」则主要是糅合神经生物学、心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等学科和概念而成一家之言的。这是二者差别之一。

「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与「人际神经生物学」又都同时着力于强调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它有如西格尔所说的「是我们生命的血液,它赋予我们韧性」,不同之处在于「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采用「仁」这个蕴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思的字和概念来述说,而「人际神经生物学」则用上了仍然保留着人与人之间一丝丝心理隔阂味儿的「人际」(interpersonal) 这个西方社会无法洗掉的文化原罪-- 主张人是个我独立的-- 的词汇。这是太平洋东西两岸心理精神范畴内两个不同流派的理念虽近似而有差异之二。

当然,「仁本认知行为心理学」与「人际神经生物学」还有许多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异同,我们将陆陆续续地予以论述。

伸延阅读:

Siegel, D. J., In Schore, A. N., & In Cozolino, L. J. (2021).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and clinical practice. W. W. Norton & Co.

Siegel, D. J. & Drulis, C. (2023). An 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 perspective on the mind and mental health: personal, public, and planetary well-being.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2, 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