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又与同事聊起了买车的事。
同事前些年买房的时候价钱相对便宜,省了一笔钱。可同时又买了一个车位,当时那个车位比较贵,可能有13万左右。
买了车位之后,同事家又换了一辆车,当时买的那辆车花费有30万左右。
帐怕细算,今天坐在那里一算,好像买车位挺划不来的。如果每年租车的话,也就5000来块钱。如果你把那13万块钱存到银行的话,一年的利息大概也这么多。
如果用你的利息付你的车位费,不仅有了车位用,同时13万块钱还是自己的,可以随时支配。
可是现在买了一个没有产权的车,你只有使用权,没有随时变现的机会,想一想好像不太划算。
车位费算下来不划算,发现买车好像也不划算。当时买车的时候,觉得别人都在买,自己不买好像就跟人不一样,另外买车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同事算了一个账,如果一辆车是15年的报废期,你每年的花费可能就是2万块钱,加上你的车位费投资和各种保险油钱,以及这辆车的花费,发现车几乎占了他们家庭支出的一个大头。一年下来有近5万块钱的支出。
说实在话,孩子上学每年也花不到这么多钱。夫妻两人拿的全部是死工资,一年算下来也就不到20万。一辆车的花费几乎占了两个人总收入的1/4。
这样一想,如果用这个钱去买房的话,估计第3套房都能买回来了。想想买那个车确实是一件消耗品,而且花费不小。
说实在话,两个人上班的地方都会有,回老家也不算太远。如果两个人每年都打车的话,一年的花费不会超过1万块钱。
帐是这么算的没错,问题是你让他不买车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同事总觉得,买车如同给自己置家具一样,有了那个东西,人才有满足感。
其实同事一开始没想到这么多,这么一想,车好像就成了他们家的负担了一样。
去年遇到一位司机,当时买车的时候纯粹是为了出去玩儿方便。可是车买回来之后,也没开到几回。
车都开了13年了,才开了4万公里,一个月至少有20多天在院子里放着。这位司机比较注重锻炼身体,平常出门都是骑着自行车。后来他觉得汽车确实用处不大,去年把车14,000处理了。没有了车的拖累,这位司机感觉轻松多了。
这么想来,有的时候我们买的东西纯粹是一种伪享受。认为拥有了这个东西之后,你会增加幸福。
可是当你把这个东西买到手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反而成了你的拖累。
如同现在购物买来越来越多的东西,当时买的时候头脑冲动,认为拥有这个东西之后,你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可是买回来之后,你就把它闲置不用,买的这个东西反而成了垃圾,特别占地方。
几年前我买了一辆跑步机,想着每天站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样子,一定会让自己瘦下来。除了买回来头两个月用了几次之后,后期几乎就没有用了。
嫂子看到我买了个跑步机之后也买了一台,结果和我跑步机的命运是一样的,最终都是闲置不用了。
所以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思考一下,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他。如果不需要,没必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作出不理智的行为,冲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