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收到孩子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的一条喜报信息,下面还有一张奖状照片。点开一看,居然是孩子的作业在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省级特等奖。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啊!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急需找个出口渲泄一下。
第一反应就是想发个圈,让所有人来分享我的喜悦。可是当真正把图片发到朋友圈,一边斟酌措辞,一边准备发的时候,却迟疑了下来:
是“公开”?还是“分组可见”呢?
公开显得很高调。像是在晒娃。没准儿你的喜悦分享,在屏幕的那端是不以为然,是嗤之以鼻。
分组可见的话,哪些组可见呢?嗯,“亲人组”吧。亲人应该不会觉得我是在晒娃。应该会发自内心为我开心的。
刚点了“亲人”组。又迟疑了下来。亲人组里有哥哥。小侄女的成绩一般,需要上补习班培优才跟得上进度。听说有一次,因为嫂子在圈里看到孩子又考了年级第一的信息后,回去就把小侄女“竹笋炒肉”了一顿。如果这条圈被哥哥看见。哥哥肯定不会说羡慕嫉妒恨,但多少怕影响到小侄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算了,还是不要选“亲人”组吧。
于是取消了“亲人”组的选项。改由在微信通讯录里选人。结果在挑选过程的勾选与删除中,最开始的那份喜悦与兴奋早已荡然无存。最后,这条圈只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位老人可见了。
记得之前在一篇文中看到,人最大的孤单感,是当你在一座城市里,遇到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想找人分享、倾述时。拿起手机,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号码可以拨出去时。那是觉得最孤单的时候。
人类的悲欢,并不能相通。但人做为群居动物,又是渴望相互交流、分享与依靠的。所以这个时候,朋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孩子获奖的信息,最后只私信了一位好朋友。
成长的过程如破茧成蝶,我们需要学会一个人默默承担责任和痛苦。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会一个人慢慢品味喜悦。荣辱不惊中,方能成熟、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