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说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也总是说:要学会和自己在一起
张德芬也曾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你有没有问过:谁是“自己”?它在哪里?我们怎样和它在一起?
晚上8点多,窗外下着大雨。雨天抄经,淅淅沥沥的雨声让思绪更清明。抄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突然想写一篇关于觉察的文章。
我们通过绵绵密密的觉察和自己在一起。
觉察你的身体
它此刻舒服吗?
你享不享受,需不需要继续维持这种舒适的状态?
如果你哪里痛,问自己
是哪里呢?胸口、左脚趾头、右手肘?
都多痛?轻轻的、好痛、痛得快要死掉?
是怎样一种感觉?酸酸的、胀胀的、麻麻的?
为什么会痛?被针扎了、磕碰到桌角,还是由情绪引发的疼痛?
觉察是一种客观的看见,不批评、不带任何情绪的看见
因为很多意识会通过身体显现出来,觉察你的身体,你就回到了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觉察你的情绪
它此刻是悲伤还是喜悦?
你是不是很容易急躁,或者低落,为什么?
你需要多久时间才能从一个情绪里走出来
你可不可以觉察到你的每一个情绪,它们怎么转变,从这一个情绪到另一个情绪
你愤怒的时候会不会呼吸急促?
去呼吸那个呼吸,体验那个呼吸,从鼻腔到喉咙
会不会面红耳赤?
去感受面红的温度,甚至还有身体的膨胀感
觉察是一次全然的体验,和那个情绪共处,经历它,感受它,拥抱它,你就回到了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觉察你的意识,你的注意力
它此刻是在专注还是游离?
能量随注意力而流转,你有没有觉察到你的意识都放在哪里?
是不是专注在你真正应该专注的事情上?
是不是放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你是不是一枚吃瓜群众?
你什么时候在胡思乱想?
你在想念你的爱人,还是在纠结那件已经结束可是在你心里并没结束的事件?
觉察是不执念,让意识自由来去,不刻意停留和捕捉某一个意识,你就回到了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生命是一场绵绵密密的觉察,当我们与自己在一起,那是无边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