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阅读《秋雨散文》已是十多年前了,那时也恰是同学少年的时代,宁把生活费里节省的钱都买成书了。十多年以后再重新阅读这些书里的文字还是耐读得不得了。对书里内容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与现在相比较,读书的领会要比原来深刻的多,怀疑原来是不是没有好好的读懂读好这些书!
回想当初的读书环境,这么些这么好的书都是深夜里坐在老家的炕上慢慢读完的,屋子里的灯光不是很亮,但完全不会影响读书的热情。书里大部分的历史典故和故事无疑是一种美妙的诱惑力,往往读到令人亢奋的时候就会低声的朗读起来,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就是显得浑厚且内容饱满,写作的文采也真是巨笔如椽,读好的文章可能就像是好酒的人品到美酒一样,时刻都在细细的品读着每一页字里行间的无穷回味。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大师的创作,是拿作家的笔在抒写学者的心境和情怀,所以读起来的感受要比其他作者的散文浑厚饱和的多,与林清玄的散文相比就特别明显,林清玄的散文读起来就是薄云飞雾,心静自然凉,写景写境运笔如蝉翼,深感身临其境,读起来就是一种带入的体会,往往领略的是作家写作的神来之笔。然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则是透过作家之笔领着读者到达学者高地的探索了。
以前读过的书都收藏在老家的书柜里静静的搁置着,书柜里其中就有余秋雨先生的好几本书,都是我拿节省的生活费买来的。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这几本书是那个时候我最爱读的书,也是对书的内容印象最深的,这么多年以后我的手边没有选好的书时就会想起它们来,尽管我有这些书,它们远在老家的书柜里我不能及时取阅我还会再买再重新读。特别是《文化苦旅》里的《莫高窟》、《沙原隐泉》、《黄州突围》、《宁古塔》、《抱愧山西》;《山居笔记》里的《寒山寺》、《山西票号》都是我反复读过好几遍的。越是反复的读就越是感觉到自己读书的少,还有对中国历史长河的无比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