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现改名《夺冠》)再次在全国上映了。今天,我们和欢欢一家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去芒果影城看这场电影。
电影讲述了中国女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6年的夺冠故事,电影里着重展现了三场比赛,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与日本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半决赛(与美国队)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与巴西队)的情景。
影片中最鲜活、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女排姑娘们,听说老女排队员都由专业的运动员扮演。据说一开始陈可辛导演找的1米8以上的演员,但拍出来感觉不对,后来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选出来12名老女排队员,年轻的郎平由她的女儿白浪饰演。新女排队员们大部分由她们自己出演,还原了当时里约奥运会的比赛场景。
在电影中,郎平是关键人物,她既是衔接两代女排的纽带,也代表着女排精神的延续和更新。
提起女排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夺冠》中关于老女排最多的画面,就是她们在训练的场景,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练”,女排姑娘们手上扎了木刺,身上都是伤,尤其是郎平,教练因为看好她的身体素质,对她的要求更加苛刻。除夕夜万家团圆,她们还在打排球。练完回到食堂,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突然出现在身边,包着饺子等着她们。此时,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看到这一幕,也是心潮澎湃。
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提高成绩,教练只能“铁石心肠”。为什么练这么狠?电影通过教练之口说出了大背景,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国的教练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女排训练中了,而中国的女排姑娘们还在简陋的竹棚馆中训练。吴刚饰演的教练说,他到国外看着高楼大厦,电视、空调和冰箱,哭了,中国太落后了,所以他心里总想着快点快点。“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我们不能再等了”
1981年女排夺冠,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女排的胜利,还象征着明灯和号角。女排姑娘们不畏强敌、飞身鱼跃的画面,让许多处于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让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
不过,没有谁是常胜将军,中国女排也曾经历过几段低潮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对战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最终以2:3惜败,“只”获得了铜牌。之后几年,中国排球持续低迷,甚至连泰国队都打不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拿到好的成绩是最好的方法。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郎平成为中国女排新一届主教练。郎平身上老女排的精神、多年的执教经验、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等,都让她成为教练的不二人选。
郎平上任之后,推行“大国家队”概念和复合型管理团队,集训名单大幅增加,每个位置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队员们轮番上场,人人都是主力。
女排精神也有了新的注解。20多年过去,中国早已翻天覆地,以前女排姑娘们身上背负着全社会的期望,打排球一心为了赢,现在呢?
郎平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中国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难赢,也竭尽全力。
在里约奥运会拿下冠军后,郎平也对媒体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前一句话也代表着很多人对于竞技体育的态度转变,不是只有金牌才配得上掌声,体育的拼搏精神也值得我们为之欢呼。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不能空谈精神,还要脚踏实地。
在电影《夺冠》中,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巴西队前夕,郎平对队员们说,之前打得不怎么好,是她身上包袱太重了。
“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
她让队员们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打出自己的排球,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
这也是电影中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每个人不是因集体而存在,也不是为他人的期待而努力。即便是最优秀的女排运动员,排球也不一定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最重要。
电影中郎平说,去谈恋爱吧。不少人会心一笑,这是把“神化”的女排拉回人间的一刻。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更高、更快、更强!当抛却了“赢”的包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夺冠的意义,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很多人以成败论英雄,我却认为,即使她们最终有没有夺冠,但是这段经历,尤其是郎平教练所灌输的一些观念,一定会铭刻在她们以后的人生中,这就是新的女排精神。
国产的电影,能把这种爱国精神演绎得如此有血有肉,催人奋进,就是合格的产品;能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中国的体制,让感性回归理性,确实难能可贵,个中翘楚;所以,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