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

    六月,金黄色的麦浪席卷大地。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着丰盈的身姿,像是向人们诉说丰收的喜悦。

    轻风翻麦浪,细雨落花天。诗人用诗句描写了丰收时节,风吹麦浪,雨打落花的极致美丽,但是对黄土高原的庄户人而言,能在麦子成熟的季节,举全家之力,将地里的麦子及时收割回来,脱壳晒干,装入粮仓,才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

    黄土高原种植的小麦品种是冬小麦,冬季耕种,夏日收割,一大家子人一年的口粮完全仰仗地里的小麦的收成,所以把握好小麦的收割时机,尤为重要。

    如何判断麦子已经成熟,黄土高原的庄户人有自己的一套章法。有经验的庄户人会从地头的麦穗上掐几粒麦子,将麦子放在手心,双手用力一捻,麦壳便会自动分离,留在一颗颗黄色的麦粒。庄户人将麦粒放在口中,用牙齿轻轻的一咬,如果麦粒硬到无法咬动,则说明麦子熟了,可以收割了。

    麦子成熟了,对黄土高原的庄户人来说,是旧粮所剩无多,急需新粮入仓的紧要关头。家家户户从仓房里翻腾出生锈的镰刀,在哗哗的水流声下,磨刀霍霍,只为锋利的镰刀可以快刀斩麦秸,在阴晴不定的夏季的大暴雨来临之前,与时间赛跑,将地里的麦子抢收回家。

    镰刀磨好后,辛苦异常的抢收麦子劳动才正式开始。收割麦子是个讲究手疾眼快的体力活。庄户人的目光扫过麦穗时,镰刀已经飞快地割断了麦秸秆,一行行麦子被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黄土地上,只留下一排排光溜溜的麦子根部依旧不屈不挠地树立着,时不时的用它锋利的茬口割破庄户人的皮肉,流出鲜红的血液。但是小小的疼痛无法阻碍庄户人前进的步伐,庄户人在炎炎烈日下,忍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炎热,凭借一腔"力尽不知热"的执着,任凭汗水滑落进眼睛里,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任凭皮肤在太阳的焦灼下变得发烫疼痛,也要强忍着不适,坚持向前。

    终于麦子割完了,庄户人终于可以坐在地头的阴凉处稍作歇息,从铁皮桶里面,舀上一瓢甘甜解暑的绿豆汤,一饮而尽,听着枝头吱吱的蝉鸣,心里感慨着麦子割完的喜悦,然后在短暂的歇息中恢复体力,将地里的麦子装到木板车上运往麦场。

    麦场是二零零零年以前,黄土高原的庄户人们为碾压麦子,开垦出来的空地。农闲时,麦场是麻雀,田鼠等小动物们活动的天堂,农忙时,麦场是庄户人的聚集地。人们在麦场上,一边吆喝着老黄牛拖着沉重的石碾一圈一圈地碾压麦子,一边看着没有被石碾碾压过的麦穗。就这样在石碾一圈圈的碾压下,麦粒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般地从麦穗中脱壳而出,然后在风的助力下和庄户人一锨一锨的挥舞中,麦秸秆和麦粒飞往不同的方向,完成了各自的使命。麦粒被人们装进蛇皮袋子里,运往学校或家门口的空地,在太阳的灼热下完成下一步的干燥工作,而麦秸秆则被堆起来,等待过冬时节,被塞进灶膛里,绽放生命最后的余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咕咕、咕咕”“磨镰、割麦”清晨醒来,远处传来布谷鸟清脆的叫声,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这是布谷鸟在催着人们麦收呢。随着我...
    云端儿阅读 374评论 0 1
  • 麦收时节难忘那远去的记忆 陈建政 自从我上完大学分配工作后,每到麦熟季节,我...
    YINGHEYU阅读 1,279评论 3 5
  • 恍惚间又到了六月,正是麦熟的季节了。现在别说家里没有地,即便有地也大多都是承包出去,大面积种的葡萄或者是菜园。正儿...
    唐古拉的呼唤阅读 1,141评论 17 56
  • 咕咕!咕咕!麦黄早收! 咕咕!咕咕!麦黄早收! 站在离去多年的土地上,布谷鸟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温润清扬。在这明亮炙...
    杜木土阅读 1,018评论 14 20
  • 进入六月初,地里的麦子就变黄了。挑一个不错的天气,赶着太阳在地里挥洒汗水用镰刀一拢一拢地将小麦从根部割断,放成一小...
    龙二二六阅读 553评论 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