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抱着女儿,看着电影。
恰巧,电影名字也叫《女儿》。
但看这个电影,并不是恰巧。
前两天,接连把板车女孩的广播剧听完了,网上该找的资料,也都找完了。部分资料透露:一个安徽籍的导演,薛超,还把板车女孩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以板车女孩为原型拍摄的,名字就叫做《女儿》。
一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电影,于是搜过来看,发现还得付费,因为只有优酷上有,那不惜开通会员也得看。
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凤儿,我想,她是不希望被更多人知道的,因为,每多一个人知道,她的痛苦就会增加一点。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尊重主人公,应该最大化的替她保护这个“隐私”。
但又想想看呢,社会上的正能量,应该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精神力量,道德力量,从中获得启发,从中收获力量。
板车女孩,电影版本和广播剧版本,情节不太一样,但主题还是一样的。
毕竟表达的题裁不一样,一个是电影,一个是广播剧。
广播剧,简单的语言,就能最大化的,让人理解故事情节。
而电影呢,需要做一些铺垫,比如,环境铺垫,需要把事件放在沱湖上面,营造一种水土之乡的感觉;还有人物铺垫,凤儿她妈妈出去打工后,很多年没有回来,等凤儿十二岁的时候,回来了一次,带了一个开宝马车的男性,说明她后来改嫁了,想回来把凤儿带回城里生活,让凤儿不再忍受这种苦难的日子。
无论是哪一种表达方式,都是足够震撼人心的。
但是呢,不管是哪一种表达方式,都无法再现整个故事,都无法将那种现实的艰难,给完整的表达出来。
电影开头,主角们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在对话,“我妈,我奶,管不管,多咱回来。。。”
第一次听到家乡的方言出现在荧屏上,听着特别亲切。
电影的前半部分,平铺直叙,没有激宕的情节,甚至凤儿爸爸外出打工,从高处摔下,在这个情节的处理上,可能都会让观众感到突兀。
但后半部分,凤儿在北京带爸爸去治病,还有凤儿妈妈中途回来找她,这几个情节上,看的还是挺让人鼻子一酸的。
有画面的故事,和没有画面的故事,效果是不一样的。
当真正看到凤儿妈妈回来带凤儿去城里,凤儿爸爸和奶奶脸上的表情时,才能理解什么叫做无奈。
还有凤儿爸爸在北京住院,村里的老书记带上一大包乡里人募捐的钱,递给到凤儿的那一幕,才能理解什么叫做人间自有真情在。
以及,在凤儿生日那天,爸爸托医院的护士,给凤儿买了一个MP3,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凤儿时,才能理解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怎样的厚实。
电影结束后,花絮的部分,拍摄的是现实中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凤儿的模样,看到了她爸爸的模样,看到了病房里爸爸逐渐康复的欢乐气氛。
看到这时,突然想起了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已经做了父亲的人,在看这部电影时,感触会更深。
我是一边抱着女儿,一边看着这个电影的,所以对电影里那些令人揪心的画面,体会更加深刻。
像爸爸被推进手术室时,凤儿在后面大哭的那一幕,还有爸爸把MP3送给凤儿时,脸上洋溢出的那种幸福之情的一幕。
看到最后,还是不忍落泪。
就像电影片尾曲里唱的那样:
爸爸呀,你一定要站起来;小心呀,妈妈一定会回来;脊柱呀,身边还有女儿在......
(完)
365无戒大叔疯狂极限挑战营第4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