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自爱
文/应智乐
漆黑的夜晚,让突如天灾的大荆镇百姓还笼罩在仿如梦间的惊魂之中,束手无策。没有一丝风,没有一闪电,没有一壶水,还让人们捉摸不透的是,没有手机信号,这,几乎隔断了外界的一切联系。
“去雁荡看看吧!”朋友的提议,点醒了还处于“呆机”状态的我。驱车五分钟,到达邻镇中国5A级风景区一一雁荡山交岔口。
路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灯火通明的民房,有住宿店,有餐饮店,让人似乎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
“景区建筑物也会受重创吗?”带着疑问,来到了景区集市响岭头。没有灯,没有水,没有信号,道路也封锁了!这让我感到了恐惧一一难道与大荆一样惨重吗?
一束手电筒之光,从路边的一辆三轮车上闪烁着,围着数十人。凑近一看,村民正在疯狂地抢败西瓜。卖瓜的大叔忙着称瓜,我也挤过去抢了一个瓜。瓜价还是原来的价格,2元斤,新鲜又甜,可能是上午刚摘的吧!不到一刻,一车西瓜你三个我五个的瓜分完毕。
“明早再体验吧!”我们商量一下,住在路边一个客栈里。客栈虽小,仅容七八个房间,但清洁干净,不愧为广告牌名字雅堂秀气:诗语客栈。老板娘是中年妇女,说话坦率,现在一间优惠价150元,但缺水。
有住就行,不计较那么多了!我独自决定。在登记时,客栈陆续来了一批批客人,老板娘匀以客满拒绝。当晚,我们在溪边裸身泡澡,水凉舒适,忆起童年裸泳之旧事,不禁哈哈大笑。
客栈的温馨,让我们睡了个好觉。翌日早上,我们简单地收拾行李,徒步向雁荡景区岀发。
沿着溪坝,隔三差五的被x方窟窿所阻挡去路。就是这些窟窿,成为我们拍照留念的对象。时而,遇到村民手持水杯和毛巾,来溪边洗漱;时而,遇到村民手提水筒来提水;时而,也遇到来观光拍照的村民或游客。
一路溪水一路险情。7点一刻,我们在靠山边的供电所门口,遇到了上百辆救灾车和抢修车,开着发动机在集中待命。里面,大批穿着电力卫士衣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紧急地召开商讨会。
早上的响岭头,一片狼藉。各种各样的小轿车,横七竖八的趴在三岔口。原先有序的集市点,变成了一个临时废品收购站。旁边,站满了许多围观的村民。他们不是在看热闹,更多的是商量如何移车去修理方案。一位六旬老伯,用一条塑料绳正在拉动这辆被洪水冲毁的人力三轮车。老伯边拉边看身后几十辆将成废墟的小轿车,自言自语地说:“多亏了这座廊桥所挡,不然,这些车早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沿着踏上健康跑步道,溪水边不时出现了正在清洗衣服的村妇。她们只顾洗衣,完全不顾身边有人在拍照。两位男青年,在溪流中嬉水。“啊!”一人不慎摔倒落水,被着急的水流直冲水潭。青年穿着全身衣服,还潇洒地游起泳来。
朋友单位来事,我们又一次赶到大荆。9点一刻,饥肠辘辘的肚子已催我吃早餐的时间。找了数百米,大荆街头不见早餐店,村民们都在清洗被水淹的财物。终于找到了一家饺子店,排队20分钟,分得5只水饺吃。水饺还是一元一只,不涨价!
出于好奇和善意,向多位村民打听受灾情况,听到最多的二句话:一是农作物受淹惨重,二是各家各户的一楼冰箱全部泡汤被废。
离开大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在这片狼藉不堪的灾区中,不知何时才能突破重围墙,重建美好的生活家园?
后记:写“敬灾自爱”这个名字,还是在北京经商的好友余献东昨天在我微信上的留言而悟。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弱小的,弱小的不如一只蚂蚁。蚂蚁只因活得丰盈,离不开它们团结合作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次台风,对大荆的村民们来说,实属罕见,七十年罕见!在灾情中,瓜农西瓜不涨价,早餐水饺不涨价,客栈住宿不涨价,这是自爱;在灾情中,村民挽起衣服、赤脚去抢救财产,这也是自爱。灾民们一致认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靠不等外力,积极行动,攒足信心去克服困难。这种自爱的精神和美德,值得赞扬!
天灾,人所不及,无可奈何也,需敬之;自爱,淡然面对,爱惜生活,懂得呵护和自重!
古语曰:“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