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开始一本大部头的书,虽然书看上去很厚,但是因为是自己十分喜爱的题材,读起来也是十分的愉快。
在蒋勋老师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如果要对古希腊文明追根溯源的话,这两个文明才是发端。蒋勋老师的那本书只是从艺术的角度提到,这两个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在雕塑、建筑等方面。而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武汉大学哲学院的教授赵林老师从史学、哲学、艺术的角度来讲述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爱琴文明、希腊城邦文明、希腊化时代。
爱琴文明又分为三个子阶段:克里特文明、迈尼锡文明、“黑暗时代”。前两个文明构成了爱琴文明的主要形态。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深受埃及和西亚影响,带有浓郁的南国特色,其风格美轮美奂、优雅端庄。推崇女神崇拜和生殖崇拜。克里特岛上出土的文物,从早期的陶器再到后期的青铜器、黄金制品,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三千多年前就能达到的工艺水平。从发掘资料看克里特人也不同于后来被称为“希腊人”的北方人那样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而是更接近于埃及、阿拉伯人,身材也更苗条、纤细。书中的所展示的壁画照片上是一位头戴羽毛花冠的细腰王子。更是能直观的感受到这些差异。
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到公元前15世纪走向衰落,既有天灾(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也有人祸。人祸指的就是从北方来的迁徙者,即后来的“希腊人”。他们从北方地区来到伯罗奔尼撒地区和阿提卡地区时还是文明水平很低的野蛮人,也受克里特文明的影响,逐渐走向开化。他们日益强大,在希腊本土建立的定居点逐渐发展为文明国家,与后来的希腊城邦有些类似,这些微型国家处于军事上的需要,组成了国家同盟,他们的盟主就是迈锡尼。如前面所讲,克里特文明是由克里特岛上的原住民所建立,从考古学上推测他们可能是从西亚或者埃及渡海而来。而迈锡尼文明才是由真正的希腊人开创的,这些希腊人包含很多不同的族群,从北方的色萨利地区一直到爱琴海上的基克拉迪群岛,所有在这一时期创建国家的人都被叫作希腊人。他们当中最出名的属阿卡亚人,《荷马史诗》中的大英雄阿克琉斯,还有迈锡尼的国王阿伽门农都是阿卡亚人。他们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魁梧高大。他们的形象在希腊的雕塑作品中充分体现出男性肌肉的健壮高大,女性的美丽丰满。也影响了后来西方很多艺术家,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三杰,这种审美风格也影响到罗马和后来的西方国家。
“黑暗时代”
在特洛伊战争之后不久,从北方来了一支野蛮的入侵者——多利亚人。在希腊神话里,多利亚人是赫拉克勒斯的后代。他们摧毁了迈锡尼文明。他们与此前在希腊半岛建立统治的阿卡亚人以及更古老的希腊原住民融合形成了古典时代的希腊民族。他们的入侵也引起了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周边地区的民族大迁徙。希腊人到达小亚细亚、西亚和北非,一些远徙者甚至到达法国南海岸和西班牙东海岸。因此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得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荷马、赫西俄德和一些不知名的游吟诗人生活在“黑暗时代”的末期,他们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讲述着迈锡尼时代的英雄业绩。这些史诗起到了传承文明的作用。
本周继续读希腊城邦文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