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满窗,走在校园抬头仰望靠墙挺立的三俩棵树,光秃秃的树干在春日暖阳中显得越发凋敝与寂寥。但仔细一看,发觉枝干上有淡淡的绿的痕迹,春越来越近了。
从身边走过的孩子们热情地跟我打着招呼。其中有张熟悉的面孔让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突然之间想起了我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记得有次我午餐过后去南面教学楼办事,从东边楼梯下去,看见一班孩子们在打扫包干区,小小的人儿拿着长长的扫把在窄窄的楼道上打来扫去,由于扫把下面须很宽很大,三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粗浅,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在这窄窄的阶梯上施展身手、运用自如把楼梯地面扫干净。只见他们有气无力地在阶梯上扶着扫把如同给楼梯挠痒痒似的,抑或似在上面作画一样来回划拉着,可地还是不见干净。
这副场景看得我很是疼惜。但光是疼惜有什么用呢?得付诸实际行动让这种疼惜换取另外一种感受。在这种念想的驱使下我准备教他们如何扫地。我指着楼梯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么小的地方,但这么大的扫把,像你们这样横着扫把来回划拉,肯定是费力不讨好,地是扫不干净的。那么怎么能够把地扫干净呢?老师有个扫地的技术,你们想学吗?”估计是不忍心打击我“好为人师”的热情。两个小孩忽闪着圆溜溜地眼睛望着我默不作声。我俯身从小孩手中接过扫把说:“你看老师把扫把侧过来,用扫把的侧身扫就可以打扫干净了,我一边示范,一边让他们跟着我看。
不大会儿我把一层楼梯扫干净了把扫把换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尝试扫,看看我教的方法是不是可用。他们点点头,从我手中接过扫把认真地扫了起来。我在旁边不时指点着,他们也不断改过方法,很快也扫完了一层楼阶梯质量大幅提高,我继续跟着他们后面直到把楼梯扫完,指点中夹杂着鼓励。临走时我说:“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才能把事做得有意思,才能做得好,才能长才干。”两小孩眼睛忽闪忽闪认真地看着我点点头表示对我的认可,那模样简直可爱极了。
教育无处不在。与其苦口婆心言说,还不如身体力行行来得更实在,更妥帖。更容易让孩子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