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由于香港疫情爆发波及深圳,引发深圳各区多点爆发确诊病例,很多工作都放了下来,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除了被隔离在家和被抽调下社区参与防控的人,其他人只能留守待命,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空余的时间里,几乎是陪伴书本度过的,无意间捧起这本《穆斯林的葬礼》就放不下了,600多页的书用一周时间一口气读完,这几天整个人沉浸在书本的各个人物命运当中,在时空的交错当中融入漫漫的历史长河里,读完后心中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脑海中萦绕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丰满,灵动,奔放,质朴,时时飘在眼前,挥之不去,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生,命运在跌宕起伏当中走向人类共同的归宿。
全书从序曲开始,一共17个章节,围绕“月”和“玉”两条平行线贯穿始终,这两个字就能引发许多的联想,有一种朦胧而又冰冷的美。感叹于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每一个场景的描写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冷又冷得入骨,恨又恨得透彻,痛又痛切心扉,美又美得陶醉,痴又痴得疯狂……是一部穆斯林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
通过一个穆斯林家族玉器世家几代的盛衰,把生命的爱与痛深深的融进了文字当中,让人无法抑制,无法释怀,把人生的真谛写的深邃动情,摧肝裂胆。此书让我看到了穆斯林伊斯兰宗教信仰对一些少数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一个家族至死不渝的信仰追求,对于我们汉人来说这是一部穆斯林宗教信仰的教科书,知道了许多以前未曾了解的东西,从而对这些民族有了更多的尊重和敬仰。知道了伊斯兰就是阿拉伯语的顺从,穆斯林是顺从真主的人,知道了人死之后是躺在“旱托”上的,要通过洗完“小净”“大净”,最后进入“拉赫”永久长眠。为了死后能进入天园而不是进入地狱,一生中每天都要按照
从第一代琢玉人梁亦清为了完成一艘郑和下西洋的玉船,不分昼夜,历时三年,在最后将近成品的那一刻一命呜呼,永远倒在他倾尽一生的“水凳上”。从此家族命运就发生了转折,留下软弱无能的妻子和未成年的一对女儿--梁璧儿、梁冰玉,还有半道收回的徒弟韩子奇,这个韩子奇为玉而生,为玉而死,在日本帝国入侵中国的时候,不惜抛下妻儿带着他视为珍宝和生命的五大箱玉器远渡英国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