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曰: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何为道,这是一个很本质的问题。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当我们去讨论何为道的问题的时候,有可能越讨论,越远离道。为什么道会有这种特性呢?
作为一个理科生,从小就沉浸于科学的海洋中,以科学为信仰,以科学为真理,以科学为最坚定的工具,去认识这个世界。这时,我们形成的知识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整个知识结构,其实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前提,那就是:世界是物质的。而这也是唯物主义者的先决条件:物质先于精神。
唯物主义陪伴了我从小学到大学前半段时期,这段时期,我一直倾向于使用物质去解释这个世界,甚至于想用下面一条公式来概括整个世界:
S=F(t), 表示单子在时间t下的运动轨迹,单子的运动轨迹受其他单子影响F则是整个轨迹规律的函数。单子是最小的物质,可以达到无穷小,虽然人类未发现这种单子,但我们可以假设他存在,就像数学里面的无穷小(0)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种想法,最终还是走不下去。因为这个其实就是物理学的拉普拉斯神兽:
假如宇宙中有一头极其聪明的神兽,它能确定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微小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
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冲击下,这头神兽也走向了最后。
大学阶段,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无法解决:唯物主义如何解释人的感情。如果从物质的角度去解释感情,可能是这样的逻辑:
这种物质为本的思想体系虽然是逻辑自洽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会走向物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质不过是粒子在运动,人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可计算的,可预测的,注定的,人的一切行为不过是粒子在沿着自己的规律在运动。这样的话,人的自由,感情,道德等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决。
既然唯物主义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唯心主义又会怎样呢?因此,后期我尝试了从唯心主义中寻找解决方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可以从上帝视角和自我视角区分。
唯物主义是用上帝视角去看世界,一切都是已知和可知的,之所以存在未知,只是当前的手段能力不足。物质先于精神,因为有了物质,才能形成人,人才能有精神,这是从上帝视角去考虑,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
唯心主义是用自我视觉去看世界,一切的认识,都必须要回归到"自我"本身,"我"能认识到怎样的世界,人对外界的感知,则回到了人的本身。精神先于物质,因为有了精神,人才有对外认识的能力,也才能感知到物质,这是从自我视角去考虑,从认识的逻辑去考虑。
从上帝视角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唯物和唯心矛盾,还有西方哲学史上很多现象。历史上,西方哲学有理性派和经验派之争,后期已经无法调和,理性派其实也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待世界,企图通过一套人类理性体系可以建立一套无所不包的系统,但最终陷入了独断论。而经验派则是站在自我视角看待世界,对人类理性抱有怀疑态度,以人的感知或者经验作为基础去构建世界体系,但人的感知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因此经验派最终也陷入了怀疑论。最终康德的出现调和了这种矛盾,当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但上帝视角这个概念,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语境,因此打算用另一个符合中文语境习惯的词来替代,最后选择了天这个概念,在中国人传统的语境里面,天是最大的,天命最高。
因此,要解释道,天人问题这个角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西方追求是天人分离,因此也导致了物质与精神,主观和客观的割裂,形成无法弥补的鸿沟。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似乎解决天人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向,而道则可能是这个天人合一的结果。但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说清楚天,也就是上帝视角的问题,才能有前进的方向。因此,后面的文章,将会开始讲"上帝视角",也就是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