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信江河畔,有一个秀美村庄。我的家乡,江西赣东北,贫穷的小县城,环境优美,风景迷人,空气清新。这是小的时候我对农村印象。
水是那样清澈透底,可以看见河水底下游来游去的小鱼。这是我们小时候见到的河水。河岸边上有许许多多的“小山丘”,我们小的时候称之为“大名山”。其实那小山丘是过去的坟墓,那坟墓应该也是久远了吧,坟墓上长了许多青青的小草。站在远处去看就像一座座小小的山丘。在我现在长大了记忆里还能够浮现这个画面。我们童年的小伙伴们都在那个小小山丘上面玩耍嬉戏,打闹。在绿绿草地上打滚。放的牛也在草坪上安静的吃草。在小河旁边长了许多茂盛的树林,树木有大有小,树木品种很多,有枫树,枫杨,榔榆树,连子树,
椿树,桕树(木子树)荆条花树(黄荆条)等等,
生长杂乱,数量很多,有乔木,有灌木,还有很多花草。我害怕接触到桕树,
因为一接触到桕树我就会过敏,那桕树上有很多毛毛虫。过敏的时候就会一身都红疙瘩。妈妈看到了会用稻草火来熏我的身体,意思就是用火来排素。我感觉每次没有什么效果,好像都是时间把它消失的。妈妈每次会订嘱我不要爬桕树。后来我也不敢碰桕树。枫杨树是大家喜欢的树,小伙伴们会用枫杨树结的树籽来玩,因为那个籽是长长的,一串串的,有粘性,我们都用那个树籽粘在脸上玩。
用现在的观念来讲那我们村就是一个自然公园,很美丽!这个我小的时候把这个感觉想象成森林。小鸟在很多大树上面搭了鸟窝,有候鸟,还有留鸟。
蝴蝶也是到处乱飞。在我记忆里最深的是蝴蝶,一到春天,那美丽的蝴蝶就到处飞舞。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彩色的,各种各样的蝴蝶在小乔木树上开的花朵上。
还有麻雀,一到夏天麻雀就喜欢在晒谷的地坪上吃稻谷。我记得小的时候见到灌木丛里有许多小鸟,有麻雀,然后我用一把小鹅卵石砸向灌木丛里,以为这样砸到中奖的小鸟。其实什么也没有砸到。
树木是那样的绿郁葱葱,有些大的树木许多小伙伴们都喜欢爬到树上去抓鸟,捡鸟蛋。我们童年的小伙伴们每天都会去放着牛。把牛放养在河边上。躺在青青的草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晰,那时候的空气是多么的新鲜啊,没有污染,空气中没有尘埃。呼吸永远是那么的自然,现在想起小的时候的画面永远都是那么童话般。
那时候的小伙伴们的喜爱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小伙伴们喜欢去抓鸟,有的小伙伴们喜欢坐在一起打打小牌。有的小伙伴们喜欢坐在一起玩野炊。有的喜欢在一起打打闹闹,有的喜欢在一起玩玩游戏(不是现在的互联网游戏)。
记得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夏天的某一天,就是一起的小伙伴们出去放牛。
(放牛我们都到河边的洲地上去放牛,因为那里面积大,空旷,青草多。)他们一起去了一个西瓜地偷西瓜。我也去了,去的意思就是想和他们合群玩,不想让他们看着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因为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一个放牛的只会手里拿着书,安安静静只知道看书,不知道玩耍的一个人。去了很多男孩女孩,大约有十几个人。他们有的偷了西瓜,有的偷了梨瓜。而我跟着去什么也没偷。然后屁颠屁颠的跟着他们一起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玩耍。后来分了两伙人,一伙人去了河里游泳,在河水里洗花生,洗的是地里偷来的花生。另外一伙人去了我们村里有两颗古樟树下吃东西了。(古樟树,据说有几百年了,我们村里死了人之后,棺材都停放在那里。记得我爷爷去世的寿房放在那两棵樟树下。记得那两棵樟树对面还有十几个柱子,柱子呈四方形,是青石铸造的。我的印象中只看到八个,他们传说这个柱子是我们村里是比较出人才。为古代的人才做的旗帜蹲,听老一辈是这样传说的!)
我就是跟着这一伙吃西瓜的人在一起,再到后来隔壁村的也就那西瓜地里的主人到处去找这些偷西瓜的小孩,在河里戏水的小伙伴们一直在河里他们没有上来。到了傍晚,那西瓜地的主人,来到两棵樟树旁边的草地上找到了我们。在很远处就开始骂声了,小伙伴们在草地上撒了一地都是西瓜皮,听见骂声都开始落荒而逃。有几个小女孩和我留了下来没有走。在我的心里认为我没有偷西瓜我不用跑啊!女孩子没有抓,结果他反而就抓了我,我给他印象可能有点老实。说我是偷西瓜的一份子。因为此刻只有我一个男孩留了下来。他把我的牛用绳子捆在了树上,问我是谁的儿子,说要去告诉我的家长。那老头还死死的抓住我的手,不让我松开。我一直和那老头h耗着,到了天黑,他逼我把他带到我家里。
到了家里很多小朋友都帮我解释说我没有偷西瓜,那老头不信。老头说一定罚我的款,凶巴巴说要教训我。我心里很是难过,又害羞没面子,以后不好的名声会不会传出去哦坏我的名声成了大家嘲笑的坏孩子。过了一个小时,后来不知道我妈妈和他是怎样和解的,我忘记了。只记得那时候的妈妈说我很傻,没偷你去了也算偷啊!干嘛他们跑的时候你不跟着跑啊,你真的是太老实啦!他们都没有被抓住就你一个人被抓啊。现在回想起是不是有点很可笑。
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看了列宁那篇课文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我就一直坚持要做列宁的一样的诚实的孩子。谁知道这种诚实的孩子在当时农村的社会水土不服啊!
随着时间的漂移,到现在我感觉我还有这个影子存在。
我们村里有个人名字叫“七了屎亏”,年龄比我爸爸还大十几岁,个子小小的,黑黑瘦瘦的。他是我的隔壁邻居,从小生病得脑膜炎,是个傻子。他从早上到晚上嘴里永远是讲不完的话。,他不是和你对讲,而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你有的时候听不懂他说什么,有的时候听懂了他的话,他也是在重复一句话。他的弟弟的女儿是我的同学。他最喜欢捡石头,到村里,河边上,每个他走过的角落,他都会去捡石头,然后把石头捡成堆。每次放牛牛的绳子都不离开他的手。他还有脾气,脾气上来他就死劲抽他的牛。然后每天都是一个人对着自己讲话,每次见到我都会说你是木仔的儿子。就像李连杰版本《霍元甲》电影里那个说“霍元甲,你就是津门第一”那个傻子形象差不多。村里的小伴们都喜欢欺负他,逗他玩,拿他寻开心。他的弟弟也有时候
会骂他,他弟弟也比我爸爸大整整十岁。有的时候他弟还会动手打他。他生活吃住是他弟弟提供的。“七了屎亏”的妈妈,在我小时候她还在世,我见到她会尊称奶奶。她脾气也不是很好,会骂我们。“七了屎亏”是和他妈在一起吃饭的。
“七了屎亏”在后来我们搬迁到山脚底的时候就去世了。
我们村还有一个傻子叫“挨仔”,年龄比我大3岁,身材比较高大,他的爸爸身材也是很高大的。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她的妈妈因为吃了打胎药,没有打胎成功,然后生下来他就成了傻子。小的时候我听他们是这么讲的。他一直都没上学,讲话的口语是清晰的。他也喜欢和我们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是我们小伙伴们都喜欢欺负他,逗他。有一件事我能记住,我们村的北面有个叫“共大”的村。(共大,没有住多少户人口,占地面积比我们村要小。里面有我们过去的村委会,还有几个国有资产的小企业,我能记住的是造纸厂,还有锅炉厂等等,其他还有什么厂我已经记不得。还有过农村买化肥,种子,布匹,衣服,及其他的生活用品都会去“共大”,那里好像是叫什么供销社。我记得不算太清楚)就是“挨仔”的爸爸,他爸爸叫李绍宗,(宗字辈,在我们的族谱里他的辈分算最大了。我们都尊称他为爷爷或绍宗爷爷)李绍宗好像偷什么村里电线还是违法所收购的一点废铁,李绍宗在我小的时候记得他收破烂废铁等等。李绍宗把这些来历不明的旧废品卖给“共大”收废品的商户。“挨仔”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把这个给举报说出来了。害的李绍宗还罚了款。李绍宗后来再不敢做那事,也不敢把自己不好的事情告诉傻子儿子,他拿“挨仔”也没办法。我现在有点模糊能记住这件事。看他从小到大的工作就是放牛,现在还依然如此,也没有成家。
在我小的时候,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小朋友。每一天会在一起玩耍。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小朋友,男孩李润良(良屎亏),李新云(新呢古董),李贵平(平肚大),李文树(云大华),李贵林(林呢家仔),项国华(火铳钵头),还有一个傻子(挨仔),我哥李建权(大根,根呢耙),我(小喂,小根)。女孩有李秋云(秋云曼呢),李桂芳(大芳),李四芳(小芳)真,李荷仙(荷仙曼呢)李优美(优优模)李花香(花滴达)。这些是从小玩到大的邻居发小。
还有“伙计窝上”的一些小朋友们:男孩李全科(科仔肚大),李国华(华仔七了),李正全(正老壳),李润林(林屌丝),李健(吴子),女孩有李桃花(桃花曼呢),李李花(曼呢壳),李兰(兰兰屌)。等等!
他们小的时候都有一个标签性的性格,李润良,比我小一岁,性格像女孩子,开不得玩笑,什么都当真,惹不得他。你玩过头了他就会哭。我们都喜欢捏他的小脸蛋。他的脸蛋是圆圆的白白的。
李新云,性格比较犟,也开不得玩笑,玩过头了他就会和你翻脸,还会动手打你。那时候我们小伙伴们都有点怕他,他的个子比较大,也比我大两岁。
李贵平,比我大两岁。性格比较滑头,说话总是嬉皮笑脸。河里游泳的技巧是小伙伴们中一流的。善于开玩笑,他有个特长,潜水厉害,还有一个就是“铁头功”。你一和他吵架翻脸他会用“铁头功”对付你的。身材中等瘦瘦的。
李文树,比我大六岁,外表比较冷斯文,不算是和我们是玩的小伙伴,他应该是和我哥玩的小伙伴。人身材比较高大,是李新云的哥哥。不爱开玩笑,成绩学习成绩是很好的。特长是他的书法毛笔里比较好的。我后来练字就是受他的影响。
李贵林,大我六岁,李贵平的哥哥。是和我哥哥玩的小伙伴及同学。身材中等,比较喜欢说话,也比较老实。喜欢玩牌,其他什么印象我也说不出来。
项国华,比我大一岁,皮带比较胖,身材比较结实,个子比我们高一点点,比李新云身材要矮。比较调皮的一个人,喜欢摔跤。
我哥,大我四岁,学习成绩比较差,比较懒,算老实的一种吧!不爱说实话。特长翻跟斗比较厉害。
我,84年出生,比较诚实,爱动。在学校里比较喜欢讲话,回到村里不爱讲话。比较瘦,比项国华要矮点。在家比较文静。
李桂芳,比我大两岁,是李润良的姐姐。嘴有唇腭裂,没有听习惯她讲话有点听不清楚她讲什么。比较诚实,勤奋,人也比较善良。
李四芳,比我大一岁,爱漂亮爱打扮。是李桂芳的妹妹,比较调皮,爱讲话。
李秋云,比我大四岁,我哥的同学。李新云的姐姐,比较活泼,善良,勤奋。
李荷仙,比我大一岁,我的同学。比较文静,勤奋,不爱讲话。不过和我讲的话是比较多的。
李优美,比我小一岁,我的同学。比较漂亮,比较冷,不合群。和项国华玩的比较好。
李花香,小我一岁,比较偏胖,话多,外向。特长爱打麻将。
李全科,大我六岁,我哥的同学。爱赌,喜欢说大话,吹牛逼,高调。身材比较胖,但是比较矮。
我能大致回想起来的发小就是这些人了。我们村有100多户人家,在乡村里算比较大户的村庄了。
我们家里成员比较复杂,我爸有过两次婚姻,我妈也有两次婚姻。在我小的时候生活就是与我哥李建权,与我一起长大。我姐姐她们都比大很多。有两个是同母异父,一个姐姐是同父亲异母,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因为我爸爸16岁就结婚,第一次婚姻生了一男一女,就是同父异母的哥哥与姐姐。我爸爸32岁的时候我出生了,同父同母只有李建权我哥。
我现在能回忆得最远的时候应该是七八岁的时候,记得1990年那时候我七岁,我开始上了我的小学。记的那时候小学的学费只有19块,我在学校里还算是偏小的年龄,那时候他们上学的年龄都比我大两岁。七岁朦朦胧胧的年龄,什么都不懂,还胆小。
记得我小的时候总不愿上学校的厕所,因为太脏了。总是回到家才上,家里是过去农村那种用缸储粪坑的厕所。所以我也不用,小的时候都是去用大自然厕所。别家小朋友都这样,那时候7岁不知道什么是隐私与害羞。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不算太好,直到三年级留了一级成绩才好上来。小学三到五年级可能算是我的高光时刻,因为留级的原故成绩好了起来同时也有被老师重视的原因。我记得在一次要参加全县的比赛,老师抽中了我和李荷仙。为什么会选中我,是因为老师问了我原三年级的老师。我的成绩怎么样,然后我原三年级的老师回的是,我的成绩还可以。就这样,我具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我就被选中参加了比赛。此后每次的比赛我都和李荷仙搭档。他的语文成绩略比我好一点,我的数学成绩要比他好一点。在参加比赛的前期,我和李荷仙,每天放学的傍晚,还有星期六星期天。都会留下来补课,所以我童年的小学,在三年级以后。就几乎没有星期天了。
因为补课和老师的重视,还有我勤奋努力的过程。以及还有参加考试给我留下的荣誉。我的学习就更加突飞猛进。然后,我对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强烈。因为过分努力为我往后的生活也埋下了伏笔。
成绩好,我的心情每天在学校里就是美哒哒,美滋滋的。享受同年龄对我的顶礼膜拜,老师的表扬。
记得我们童年的时候都会玩“纸折包”,外形是正方形的,用纸包起来的。放到地上,然后两个人,两个人用手拍,把对方的纸包拍翻。拍是拍对方纸包的旁边,而不是压上去。用拍的风力把对方的纸包掀翻。这个游戏在我们那小时候男孩子是很流行的玩法。就像现在的小孩子玩游戏,一般着迷。我也热衷于玩这个游戏,我把它称为我们小时候打纸包游戏。不会读书的人,男孩子,会把以前上完课的书本课本会撕下来折包。直到上完课,他的书本也被撕完用来折包了。
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在共大也有一个造纸厂,后来都倒闭了。我们很多同学,包括我们的学长们,都会跑到这个造纸厂里面捡旧的书本。喜欢读书,热爱读书的人,是捡旧的书本回去参考阅读学习。而不会读书的人则会捡旧的书本去折纸包,为了赢更多的纸包。因为那时候赢纸包,就相当于现在赚钱的心情,一般高兴,那时候童年的高兴真的就是如此简单与纯真。
我也很喜欢打纸包, 赢打纸包有很多种方法。有一种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拍纸包,还有一只扑克牌玩法输赢纸包。
我喜欢的是拍纸包,这个有点像运动,要用力拍,才能把对方的包掀翻。
那时候老师是禁止学生在学校里玩纸包,记得有一次老师发现了有人玩纸包,就把大家纸包都上交给老师了。我记得好像我放学的时候把上交给老师那纸包被我全拿回家了。这就是成绩好有的一点特权,因为那时候我是班长兼学习委员。大家给我取的外号是, 小wei伯伯,小wei奶奶。我也不知道这什么意思,就是大家叫着好玩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