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粥(23/365)
上周和一位老朋友吃饭,我说你来点菜,朋友说干嘛每次都是我来点菜?
我说,从管理的效能来看,一件任务谁做得最好,这件事应该归谁来管。你每次点菜大家都赞不绝口,自然这个事情要你来做,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朋友说我哪里听来的“歪理”,我突然回忆一下,好像是从去年参加老东家的一次【管理主题】的线下课听来的,于是回家翻看当时课堂的笔记,惊奇发现,这门课有多知识点其实对我影响很深,我在不知不觉中其实有在践行它们。
我这里分享其中一些笔记,如果你现在一家企业负责中层管理,应该能有点启发。
1、上司分配事情太多怎么办?要主动澄清任务的优先级
2、作为管理者,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别把下属当秘书用
3、提拔一个人的过程:先做实,再给名
4、如果有人对抗你,那要先分清楚,这是群体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5、当你说某人“告状”,你已经心理默认对方是故意的,后面的沟通就不客观了
6、怎么让上司听我的?要明白,谁对结果负责,谁就是决策者。你要听上司的,因为出了事是他负责
7、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经营和管理是企业的器官。器官是为身体做贡献的,如果一个器官自私自利,不理会身体的健康,那它就是癌。
8、你的制度,是在激发善意还是恶意?比如报销餐饮没有限制,规定996上班制但不看绩效
9、管理的使命:1)整体大于部分(1+1要效能大于2,不然要你管理何用?),2)长短期均衡(现在能赚到钱,未来也能赚到钱)
10、管理的起点是自我管理。先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老想着控制别人。
11、成果思维,效能优先。所以拿外卖就是要实习生拿,它的时间价值最低
12、当这个事情只有你们部门能做,那就是你的事情,因为成果思维导向。如果任务太多,你可以做的是和领导聊优先级安排。
13、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客户
14、一个人的成功,30%靠专业知识,70%靠人际关系
15、因事用人,而不是因人设事
16、思考要有冗余时间,沟通需要大量时间
17、不要让员工围观老板干活
18、记录时间都花在哪里,定期回顾查看,从中找到规律进行调整
19、加班一定有效能吗?有些人因为可以晚上加班,所以没有抓紧白天的工作时间
20、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发挥长处。每个人的长板,加起来就是最高的木桶
21、任何一项人事任命都是赌注,可能成功率只有三成
22、新人做老事,老人做新事
23、跳槽涨薪是你换工作的切换成本,并不是新老板有多认可你。
24、你提出一个想法,如果其他人都没有异议,千万不要做决策,因为你看不到风险
25、心中只有道路,没有围墙,办法总比困难多
26、目标是谁的,动力就是谁的。
27、承诺一致,要对方当众许下承诺,而不是暗暗下决心。
28、承诺不要过度,因为承诺带来痛苦。
29、改变习惯,而不是改变性格。
30、帮助上司成功是你最快的成功捷径
31、下属做的事情往往不是你布置的,而是你会来检查的。
32、人都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所以管理是反人性的,要看长处
33、遇到老板画饼,你要把饼公告天下,人尽皆知,事成了老板也不好意思不兑现
34、国富论里关于资源的解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是工业时代的假设,现在不适用了,所以不要老想着“管人”。
35、对于组织,短板决定高度;对于个人,长板决定高度
36、过去的驱动力是恐惧驱动,现代物质丰足,还陷入低欲望社会,恐吓人已经没作用
37、稻盛和夫的观点:制定目标要乐观,组织设计要悲观,执行保障要乐观
38、找规律,就是找到杠杆点,管理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找杠杆点
39、人越缺乏什么,就越强调什么。
40、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碎片时间等于没有时间
41、如果一周工作时间超过1/3都在开会,那就过度了。
4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读书,行万里路也是白搭。
43、只有行为才会直接产生结果,而想法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