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摄影论文

景观摄影是指一种建立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主导下,以“人造景观”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画面中很少有人物出现,并往往体现着一种拍摄者对社会景观现场的凝视)和“无表情外观”。虽然很少看到人的出现,但在这些摄影图像中,你确很容易感受到一种人的痕迹,以及基于这种痕迹所隐含着的某种人的存在状态。

说到景观摄影,则不得不提到在美国当代摄影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罗伯特•亚当斯。这个亚当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新地景摄影的代表人物。30余年,他一直用冷峻的黑白纪实照片记录着人类文明在美国中西部留下的痕迹。一次他重返家乡看到了家乡工业导致的许多垃圾和废物。使得他将镜头对准这些令自己困惑的东西,一拍就是10年。而他的困惑由此开启了“新风景”摄影的门槛。

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也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市化改造和变革,各种人造景观随处可见,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和损伤。于是有一部分摄影师在观察身边景象的同时,开始用自己的镜头展开反思和追问,并通过影像的形式在呈现风景过程当中更为独特的视角。

张克纯《北流活活》

一个人站在空阔的水岸边,那种茫然感顿生;一个庞大的佛像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中间被冰冷的现代化机器顶起竖立,一个老人若有所思地站在佛像面前,似乎在想着什么;一个即将倒塌的碉堡一样的建筑在滩涂中间倾斜着,两个人站在浑浊的水中间,这张照片呈现出一种荒谬和无序感,让人在观看的同时会产生疑问和反思。

相比长江流域飞速的工业发展,黄河边的脚步明显没有那么快。但景观特征的不同更多是流域本身所体现的面貌。

曾翰《超真实中国》

早期的创作方式十分直接,大多情况下,曾翰会把主体放在框里的显眼位置,因此,画面会有一个特定的视觉中心,现实的荒诞会在观看人造景观本身以及它与环境的对比冲突时产生。曾翰这个系列也体现了其摄影记者式的工作方式:调查资料—勘察现场—拍下照片。在拍摄时,他没有过多的情绪,十分冷静,但很多时候,冷静并不意味着没有思考,而是一种他批判现实的方式。

于云天《方舟》系列,福建福州,2014年。

他这个系列的照片有种空灵脱俗的意味,非常简约、深邃、高远。

就是说不同地域或国度的人对景观摄影的理解是相当不同的。但从个体上来讲中外摄影师都创造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角度、形式和思考都有诸多自己的特点,很难说谁更优秀。中国的“景观摄影”也是这一二十年来不断学习引进西方摄影理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景观摄影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的新现实主义和60年代衍生出来的“杜塞尔多夫学派”,向着社会景...
    吃得饱睡得好有只猫阅读 591评论 0 1
  • 一:西方景观摄影副当代摄影的影响 当第一次听到景观摄影,我想到的就是自然景观,景观摄影粗略的可以分为自然景观...
    MOZIXUE阅读 1,778评论 0 1
  • 在摄影爱好者圈子中,大多数人对景观摄影的认识还是“自然景观”,并且还是以褒扬、猎奇、视觉冲击为主的风光摄影。而实际...
    Karson阅读 543评论 0 0
  • 1.开课前就开始讨论景观摄影和风景摄影的区别,我觉得这个讨论很有必要,因为从一开始我就认识到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更...
    高佳琳阅读 927评论 1 0
  • 景观摄影”是近年来出现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个特殊转型现象。它是指一种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下,以“人造...
    小耶耶叶子阅读 45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