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到奇台的班车还未发车,封闭的车厢里包子味,熟食味阵阵传来,我下车站在车下透气。对面过来一个姑娘,很细的腿上穿着黑色修身牛仔长裤,看着弱不经风。她上身黑色牛仔风衣外套不那么整齐利落,脸上素净到毫无生机。她对着我问,车上能充电吗?她手机没有电了。
我买的电子票没有看到座位号,也怕会晕车就选择坐在了司机后面的座位,正好看到有充电的。她要坐在我旁边的位置上,说来人再让。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聊天。
她说起了她到奇台来找闺蜜,原来在奇台工作过两年,后来结婚就到了喀什。嫁到喀什就怀孕生子,没有再正式工作。起初夫妻两个关系挺好,从去年开始,家庭矛盾就多了起来,老公总是偏向婆婆和姑姐,她忍受不了三姑姐把孩子放在她家里,婆婆帮她带孩子的同时也带姑姐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姐有家不回(因为老公在外地工作),天天住在她家。
老公人挺好,也有能力,这方面她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脾气不好,还有老公觉得大家与小家搅成一团并没有什么问题,总是说她太计较,天天给大家挂脸子。她这次出来,就是和老公吵架,老公说让她滚,不想过就不过了,想去哪儿就去那吧。她知道吵架的气话不能当真,所以用打包行李拖延时间,用一个晚上来缓解冲突。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老公直接问她啥时候走?
我想那个时候的她思想斗争一定很激烈:想缓解冲突的情绪没有得到回应,还有远在他乡孤单无助的不安感一起涌上心头。她冲出家门给父母打电话,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和父母说起自己的婚姻,越说越委屈,越说越泣不成声。父亲说过的不好就回来吧,爸爸能养你,什么也不要了,回家来吧。
放下电话,她又打给闺蜜。闺蜜知道她这几年婚姻的所有,让她不要带孩子出来,让婆婆家人自己感受一下。她说她朋友也说他老公拎不清,不为老婆分担还怪她事多。可能越想越气,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只拿着手机就逃离了,外套是朋友的,小包包是朋友的,身份证是手机里的图片。
她说她两岁的女儿性格像三姑,不像她也好,她性格太弱,如果第一次吵架离家出走能果断一点;如果每次吵架不是觉得无处可去,总是在外面逛一圈乖乖回家,他老公也不会这么有恃无恐。
她说和她老公合伙开公司的知道她原来还是大学生不可置信;她说刚结婚她们自己还没房子住在三姑姐家,后来她们房子好了婆婆公公过来帮带孩子,她和老公也去老公的厂里上过班。可婆婆带不了(好)孩子,所以她又回来带孩子。
她说她和老公是闪婚。他们是初中同学,后来老公来喀什当兵复员留在了喀什;她大学毕业在闺蜜推荐下在奇台找了个工作。和老公从来没有联系过,唯一的联系方式是小企鹅。她看到他进了她小企鹅空间,也去他空间看了一下。他就要了她的联系方式。然后两人才联系起来,两人都有结婚的愿望,她就去喀什见了他父母,再然后又去她见她父母。巧不巧的,那年疫情防控,她们被困在了她老家,就顺势结婚了。
她一遍遍说着她的无奈,她的委屈,对丢下孩子,关掉手机她是纠结的,所以她会一遍遍打开手机,又“不小心”接了婆婆的视频。看到老公微信那句:“你翻出结婚证干嘛?是不是想去办手续?”的内心想法其实是想告诉他:“看结婚时我们笑得多开心!”却又怕这一次的回复,又成了周而复始的轮回。在心里她是放不下的,却做出了私自离家出走举动,没有行李的她看着是是那样的沉重。
三个多小时的路途,她说了快三小时,我实在是困了(十几天的旅游让我很疲惫,本计划上车就睡觉),眼皮开始打架,告诉她我要睡会儿。迷迷糊糊中,听到她讲电话,说的还是这些事。
看出了她的不舍,看出来她的不甘。对自己所有的选择,包括这一次不留后路的出走,她是矛盾的,也是纠结的。做为局外人不可能知道她的所有,仅从她这一路絮絮叨叨的言语中,分析她应该是没有准确和老公沟通过自己想要过小家庭生活的强烈愿望;还有她有事情不摊开说,所有不开心挂在脸上,大家都不舒服,也是她的问题;再就是对不工作这事应该也是放不下的,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就这样当家庭主妇,有些没意义。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想的,站在我的立场。
下车了,她还在打电话,我想向她说一声再见,却见她看我一眼就别过头去继续她的电话了。看来她只是想找个陌生人诉说一下自己的故事,给陌生人诉说能排泄点心中苦恼,又不需要太多防备,反正今天聊完从此江湖很难再见。就算不是我,也会是他人,我就不自作多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