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为了学写作,我不会来读《选择理论》这样一本书,但是跟着刘主编读完之后,突然觉得就算我学不会写作也稳赚不赔了!因为这本书里有一个个实用智慧的小锦囊,可以帮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对各种难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甚至我还可以用这些小锦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我表姐,年轻时肤白貌美大长腿,性格温顺,学业也好,追求者众,然而她在众多追求者中犹豫不决,错过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后来过了三十,优势一点点减弱,合适的对象也越来越少,经人介绍嫁给了现在的老公,他是一位私企老板,也算小有成就,对表姐也不错。按说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帆风顺的生活呀!年轻时有人追,不年轻了有人宠,她这一生几乎没经过什么所谓的逆境。
可最近总听说她在闹离婚,甚至精神萎靡,患上了抑郁症,无论周围的亲戚朋友们怎样劝说都没有用。她说:“他根本(表姐夫)不爱我了,他变心了,以前我心情不好,他都会喂我吃饭,逗我开心,现在他却总说我幼稚!”可是从我看来,表姐夫成熟稳重又顾家,还是原来那个人没错呀!这让我这个吃瓜群众很是不解,为什么幸福的人总说自己不幸呢?
《选择理论》这本书,算是彻底为我解开了谜底,原来是表姐的优质世界“变质”了,而她浑然不知,所以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优质世界,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最重视的事,是所有选择背后最重要的因素。
以前的表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表姐夫总拿她当小公举疼爱,她的优质世界——也就是她最重视的事情里除了亲人爱人还有他们无限的恩宠。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她也有了自己的女儿,表姐夫把更多是关注给了女儿,这让她对婚姻失望,于是开始“闹”,她的闹,她的抑郁,其实是她想要通过这些手段来夺回属于自己的恩宠和更多的关注。这让她身心疲惫,也让爱她的人陷入深深地痛苦。
其实每个人的优质世界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会改变的,就像小婴儿的优质世界是妈妈的怀抱和香香的乳汁和甜甜的美梦,而当宝宝慢慢长大到幼儿期,他的感觉器官慢慢成熟,接触的事物也更多,他的优质世界可能就会是玩具、朋友或者大自然。
而表姐从20岁到40岁,她的优质世界就没变过,亲人、爱人和她们的宠爱以及这些宠爱带来的舒适生活。可是,她已为人母,即将还要做姥姥,怎么可能永远是那个花季少女?她内心不愿意接受这些又怎么可能不痛苦?这就是她选择抑郁的原因,是的,抑郁完全是她自己“选择”的,有句话叫做,你的年龄有多大,你的责任就有多大,说的是关于成熟,她应该学着选择成熟起来了。
我目前能给她的建议是: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拾起年轻时的爱好比如绘画,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老人的健康,学会付出和回报,让爱和责任进入她的优质世界。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到更好的自己,并享受这个更好的自己,她才能走出忧郁,重获幸福。
万物生长有其自然规律,我们颠倒不了生物钟,改变不了全世界,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成熟起来、丰富起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世沧桑。
幸福的人的优质世界里永远不只是被关爱、舒适和享受,他们的优质世界里住着一群人,有爱人、家人还有为数不多但不可或缺的一两个朋友,他们和自己的优质世界互相关爱、互为支柱才能收获快乐。
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找到自己可以信任并乐于相处的人,他们遭到了拒绝或者伤害,他们的优质世界坍塌,无法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于是他们选择了暂时的舒适,通过迷恋毒品、色情、暴力等获取一时快感来取代优质世界了的人设,这样的选择是他们离幸福越来越远,甚至危害到生命。
《选择理论》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原来是一种选择,不幸也是一种选择,每一个人就算被伤害过、被抛弃过、被误会过,但只要你还在人群中存在,你就能拥有自己的优质世界,从你的优质世界中收获爱,也把自己的爱释放出来,温暖他人也照亮自己。
当我们面临一个又一个选择时,我们该如何权衡,如何割舍?
书中告诉我们,我们的选择受吴中需求的支配——生存、爱和归属、权力、自由、乐趣。
比如你每天早上六点钟从被窝中挣扎着起床,给一家人做早餐,是因为家人要吃早餐,要生存下去。做完早餐匆匆去上班,同样是为了生活。周末我没们陪家人看电影,是因为爱和陪伴。我们不愿意周末回单位加班,是我们希望过一两天“自由”的生活……
也许懂得了这些,当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时,我们才会看到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