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娃从小对声音和味道就很敏感,楼上一丁点动静就会问“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并未放在心上,当作家常便饭而已。但是,今天,我觉得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了。
2岁时候,过年很多放鞭炮的,娃吓到爬过来找爸爸妈妈,至今我们还当笑话来讲。3岁了,依然害怕放烟花放鞭炮的声音,只是会自己捂着耳朵闭着眼睛了。
如果屏蔽掉声音,美丽的烟花她还是持欣赏态度的,经常在关好门窗的前提下,她会矗立在阳台上观赏好一会儿,还不忘赞美。唯独怕吵。
一晚上沉浸在娃“胆小”的阴影中,想象中的元宵节应该是热热闹闹的,怕吵,哪儿也去不了,只得回家。
屏蔽了外界的喧嚣,又review牙牙一13-16单元,这似乎才是她的世界,完全沉浸其中,很享受。我们开玩笑说,这是大家闺秀呀!
爸爸拉她出去练胆儿,看到她捂耳朵闭眼睛,跟上刑场般的样子,好笑又心疼。下午还拎着烟花跟宝贝似的,看爸爸放完一只就躲进屋里再不敢出门,说太害怕了。嘴上安慰说大了就好了,其实在长大的路上需要多少付出啊,此刻有点压力&压抑。
好在,她自己不当回事,只要在正常分贝中,就是自然状态的娃。这不,我给她洗完脚丫丫,她也要给我和姥姥洗,把姥姥感动得差点儿落泪。
我倒没啥,其实就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已。润物细无声,所谓的孝就是这样自然传承,无需大张旗鼓,抑或打着什么道德孝道的旗号。
这和学习是一样的道理。学习并不一定板正做学习桌前写写画画就叫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渗透运用以及启蒙都叫学习。
从1岁多就玩菠萝字母,看似无意义得把字母变成小机器人掰来掰去,每一次的行为动作都会传输到大脑加工处理,直至加工完成有了输出。所谓输出就是我们看到孩子的表现,比如忽然就会唱ABC字母歌了,忽然就认识字母了。
这和“成功绝非偶然”的道理类似。所以,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愿意陪她“浪费”时间,你绝对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孩子,至少,会是高情商的孩子。
图为自己看书时,发现了交通工具中隐藏的字母。
小蛋音频:《卖汤圆》《我家的表叔》《超级飞侠》主题曲+故事。当你发现她愣愣的时候,那是她在专注地听,听所呈现的画面比看要丰富太多了,不晓得要调动多少脑细胞出来活动哦。
睡前:《我的第一次-演奏音乐》《交通工具小百科》《元宵节的故事》
其实明天故事会开场游戏还没谱儿,和这小孩儿聊一聊,玩一玩,马上找到思路,哈哈,你就是我的小锦囊o(∩_∩)o 家长当小二哥卖汤圆,小朋友们自然是小汤圆啦,每位家长掀开小朋友的小肚肚放上各种口味的馅儿,盖上,团一团团成一个小汤圆(揉一揉小肚子),然后家长围一圈,把小汤圆们放到大锅里煮一煮,拉手唱歌,让小朋友们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汤圆。煮熟啦,可以吃啦,家长各自抱回自家娃,把小汤圆吃掉,闻一闻亲一亲小宝贝们,over^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