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大家都听过王安石先生所写的《伤仲永》的故事。一个从小就可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的神童,为何在数年之后“泯然众人也”?因为他父亲知道他天生会写诗后,就把他当做摇钱树,走街串巷作诗赚钱,却不重视让他继续学习,日复一日,一代神童最终毁灭,沦为了普通人。
上天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而友好的,我们生来都带着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没由来得就是比同龄人突出一点,用不着后天去刻意培训,就是自然而然地很喜欢,且能轻易做好,因此被人们称为“天赋”。
天赋天赋,上天无条件赋予我们的,倘若不被重视不被珍惜,他有权收回。
我的小学是在农村上的,没有现在小朋友那么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和开阔的眼界,但当时身边的小伙伴们仍然有不可阻挡的天赋流露出来。记得当时,有的唱歌就像黄鹂一样清脆悦耳,有的腿长跑步超快,有的朗诵起诗歌来一板一眼,有的字写得非常漂亮。
农村的家长没有几个真真切切关心小孩的学习,一般都是能念书就继续往上念,念不了就早早收拾去广东打工,可想而知我们的天赋基本都是自身自灭。现在回首往昔,小学那一班同学最后念到大学的寥寥无几,更别提将自己小时候的天赋一步步变为爱好,变为特长,变为职业的人了。
我们全都是方仲永,被耽误的方仲永。
还记得小学时班主任问我们以后长大要当什么?全班同学依次站起来慷慨激昂,有的说要当海军,有的说要歌星,有的说要当老师......
那个想成为海军的男生确实身姿挺拔,颇有几分军人相;
想成为歌星的女孩确实天生嗓音条件好,是个唱歌的好苗子;
想成为老师的女孩确实学习认真,给同学讲起题目来思路清晰。
可是现在看看,命运阴差阳错,大多数同学都过着与自己早早显露出的天赋毫无关系的人生。
而我自己也是如此,三年级开始写毛笔字,天天吃“鸭蛋”(写得好的字老师会用红毛笔画圈),日日和同桌比谁的“鸭蛋”更多,乐此不疲!现在距离小学毕业已经整整十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已经有十一年没好好写过毛笔字了,虽然中间有好几次心血来潮买来毛笔和墨盒,但都写了两下子丢在了一边,致使现在一个漂亮的毛笔字都写不出了。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个墨盒是姑妈买给我的,蓝色底乳白色盖子,很是漂亮。如果当时我好好珍惜它,继续练下去,那么这曾经的天赋应该会放大成为我引以为豪的特长吧。
当然要把天赋变为特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我们在此方面比别人更有悟性,要真正有所成绩也要在后天付出艰辛的、持续的努力,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但如果我们不珍惜,不加以重视和努力,在与生活的搏斗中早已忘却了自己曾经的天赋时,上天一定会不留情面地收回去,再将它给更值得的人!
我是亲眼看着一个爱画画的弟弟一步步扔下画笔,直至现在不怎么能画的出来的。他是00后,我应该比他大个八九岁的样子,那时候他特别爱画画,家里的门上、墙上,所有能看到的纸上到处都是他画的画。没有人教他,也没有人硬逼着他画,但他就是喜欢,而且画什么像什么。我上初三那年,他在小学一二年级,当时还专门送给他一本儿童简笔画的图书,聊天中也和他爸爸妈妈说起要重视孩子的天赋,但是最后由于学业的压力,他还是慢慢地扔下了画笔捧起书本,与语数外搏斗,听说成绩并不好。
天赋是我们与生俱来比别人更容易入门的长板,与其在后天不断地尝试另外适合自己的路子,甚至努力地补习自己的短板,不如利用好自己的天赋,认真地、专注地、持续地发展,那么一定会更快地接近成功;如果不好好利用,那么就会产生千千万万个像你我的方仲永,相信这也是谁都不期望看到的现象。
你还记得自己曾经的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