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注册了头条号,被要求完成四个优质回答。浏览问题时,发现很多问题无法激发我回答的欲望。比如:老师和医生,哪个职业更能被人尊重?挣钱重要还是教育小孩重要?
之前总是听人说: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起初还有点疑惑,提问题的能力怎么会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呢?
看了普通人问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本来就有现成的答案和解决方案,甚至都不需要问任何人。
好问题则不一样,好问题可以拓展认知边界,激发人们向未知领域做深入思考,进而提升人类的整体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句古话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里所谓的想到,这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无法提出的高质量问题。
在头条的问答区找了好大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先回答一个问题。
问:人为什么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答:
1、读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杨绛先生在回答一位读者的提问时说:“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 杨绛先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位读者遇到的问题在书中已经有了很多种解决方法,只是这位读者不知道而已,这也是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之间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
2、读书可以拓展认知。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认知。” 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认知水平的人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股市大跌时,很多人因恐惧割肉离场,也有很多人选择基本盘比较好的便宜股票进行加仓,等行情平稳之后,割肉的人后悔自己提前离场,逆势加仓的人却赚到了更多的收益。读书扩展认知,认知就是财富。
3、读书可以让你看的更清楚。
有人把读书比喻成一副近视眼镜,戴上眼镜的前后,世界并没有变化,但是戴上眼镜后,你却可以将世界看得更清楚。
很多事情我们并不需要知道目的或意义再去行动,读书的价值是经过千百年验证过的事情,读多了自然就会明了其中的奥妙了。用宋朝皇帝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的话来讲就是: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想要的世俗的东西全部都能获得,当然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容易获得。
如何获得这些东西呢?
还是以《励学篇》的话结尾: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当然,在这个时代,男儿、女儿都可以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读书过程中能够提出好问题,那么读书的成效将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