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
僖公,或作釐(li,第二声)公,鲁国第十八任国君。名申,庄公少子,闵公弟,成风所生。公元前660年庆父杀闵公,鲁季友立申,是为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死,子文公兴立。僖公在位的三十多年里,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重新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振兴晋国,并在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霸主,建立了继齐桓公之后又一强大的霸业。僖公在位期间,诸侯国之间还发生了几次重要的战争,如僖公十五年的秦晋韩原之战,僖公二十二年的泓之战,僖公三十三年的崤(xiao,第二声)之战,成为春秋中期争霸斗争中的重要事件。在这期间,五霸中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叱咤一时之后都死去。春秋的形势,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元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
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cheng,第一声)。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li,第二声)。获莒挐(na,第二声)。
十有二月丁已,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注:曹伯,当作“曹师”。据《传》文“诸侯救邢”,则三国都是国君亲自率师,前二国皆称“师”,此不应独称“曹伯”。聂北,在今山东博平。
注:庄公三十二年狄伐邢,此年诸侯救之。邢,姬姓国,在今河北邢台西南。夷仪,在今山东聊城西。
注:上年哀姜参与庆父之乱,齐人杀掉哀姜,现送回尸体。姜氏,哀姜。
注:楚人,《春秋经》此前均称“楚”为“荆”,自此改称“楚”。
注:柽(cheng,第一声),宋地,在今河南淮阳西北。偃,邾地,在今山东费县南。
注:公子友,季友。郦(li,第二声),鲁地,今河南内乡东北。获,大夫被俘虏,不管生死都叫获。莒挐(na,第二声),莒君的弟弟。夫人氏,指衰姜。
【译】
鲁僖公元年春周历正月。
齐国、宋国、曹国的军队驻扎在聂北,准备救邢国。
夏六月,邢人迁都到夷仪。
齐国、宋国、曹国的军队在夷仪为邢筑城。
秋七月二十六日,夫人姜氏死于夷,齐人送回她的灵框。
楚国人攻打郑国。
八月,僖公和齐桓公、宋襄公、郑文公、曹昭公、邾君在柽地会盟。九月,僖公在偃地打败邾国军队。
冬十月十二日,公子友率军队在郦地打败莒国的军队, 抓获莒君的弟弟挐(na,第二声)。
十二月十八日,姜氏的灵框从齐国送回。
【左传】
鲁僖公元年春,《春秋》不记载僖公即位,是因为僖公出奔在外的缘故。僖公因内乱出奔而回国,《春秋》不记载,是出于隐讳。隐讳国家的坏事,这符合礼法。
齐、宋、曾三国军队救邢国。邢国的军队败溃,都逃到诸侯军中。诸侯军于是赶走了狄人,收拾了邢人的全部财货器用让他们迁走,军队没有私自占取邢人的财物。
夏,邢国迁到夷仪,诸侯为它修筑城墙,这是为它解救患难。凡霸主,解数患难、分担灾难、讨伐有罪,这是符合礼法的。
注:霸主,此指齐桓公。
秋天,楚国人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人与齐国亲近。诸侯在荤(luò,第四声)地结盟,商量救郑之事。
九月,僖公在偃地打败邾国军队,这是成守虚丘将撤回的军队。
注:虚丘,在今山东费县。上年哀姜逃到邾,邾人送还哀姜。邾国派兵成守虚丘,准备侵犯鲁国。齐人送回哀姜之丧,邾人害怕,撒回虚丘之兵,被鲁国拦击。
冬,莒国人来求取财货。公子友在郦地打败他们,擒获莒君之弟挐(na,第二声)。莒挐不是卿,《春秋》加以记载,是为了嘉奖季友的功劳。僖公将汶阳的田地和费地奖赏给季友。
夫人姜氏的灵框从齐国送回。君子认为齐国人杀哀姜是太过分了。女子,是跟从夫家的。
注:古代礼制,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哀姜既已嫁鲁国,虽对鲁国有罪,也不应由娘家的齐国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