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看师娘作画,那股一画画仨小时的认真劲儿,总感染着你。
前段时间,她跟着自己的爱豆学习,画了一副牡丹,我由衷的喜欢。每次经过书房,目光总会停留在那副牡丹上,越看越欣喜。
国画里的牡丹,看过不少,为什么对这一副念念不忘呢?
今天再看他时,左上角的留白引起了我的注意。正是那留白,让牡丹犹如微风吹拂般显得更加婀娜,也像一个娇羞的少女,仿佛侧身掩面。
也正是这留白,打开了我近期的一些觉察。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道理,比如,留有余地,劳逸集合。
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在生活中的运用时,又是怎样的感同身受呢?
我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奔着最好去,也是一个特别爱做计划的人,任何一件事儿都喜欢设立目标,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我才不会觉得荒废了光阴。
最近的学习中,有一个思想健身房的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的目的就是让人能够像锻炼身体一样去锻炼自己的思维,时刻觉察自己。所以,每天都会有思想觉察作业要做。在健身房里,没有评比,没有竞争,也没有老师点评。可是,我在完成时,总是会特别的认真,认真到我写完一个觉察,快则30分钟,慢则1小时。再加上其他的学习和工作,整个一周7*16,满当当。甚至砍掉了曾经给自己安排的休闲和与父母交流互动的时间。
在持续大脑高速运转的日子里,我总会1周有那么一天心情很down,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也会时常快节奏后突然断档,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甚至有需要大量创新,发散思维的时候,大脑里一片空白。
这些行为会让我感受到疲惫、焦灼和不安,甚至会质疑自己的努力是否会有所收获。
这段时间,有听到不少好友的关心和建议,大意都是希望我不要太苛责自己,不要太执着于一个目标,联想到师娘那副牡丹,好像感触到了留白的意义。
我开始觉察,当我还有周末的时候,能给自己和家人做一份美味的早餐,能做一款可口的甜品时,那段时间好像并不会持续每一周都有一天心情很down。
当我在放空发呆或者洗澡的时候,总会让我突然想到一个点子或者想明白某个道理。
当我专注听着邝美云的《心经》时,仿佛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声音,瞬间紧绷的神经就得到了放松。
这一切的感知,都无一不是在告诉我,时间管理固然重要,做事认真固然重要,但适度的留白,会给到自己更多的惊喜。
林语堂先生说过:“看到秋天的云彩,才知道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儿。”
越想达到,越执着,只看到了甜甜圈里的洞,却忽略了甜甜圈外的世界。
给生活留点空白,也是给自己的心腾出休憩的空间。
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这也是心理学中讲到的“留白效应”,他概括了人们感知事物时所具有的因联想而使得印象更加深刻的心理现象。
这个效应,不仅适用于时间的管理和安排,也适用于很多场景。
比如,自我成长中,给能力留一些发挥的空间
人际关系中,给双方留上一定距离
沟通交流中,给对方多留一分钟停顿
谈判竞争中,给对方留一些余地
写到最后:
我把这篇文章放在《如何学会在固定的时间做一件事情》之后,一来是那篇文章里提及更多的是时间的规划,工作的安排。而这篇文章,我希望能让大家明白,专注的工作和专注的放松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