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我”这一课题,不同的领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科学给出的答案是生物性的,是细胞衰竭老去而达成的物质性死亡;宗教给出的答案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是前往另一维度的转换;哲学给出的答案是形态的转换,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叔本华则反对这绝对的两极,无的开始又是什么,彻底的无如何诞生出有?答案便是一直都有,只是不停地转换着形态;心理学的答案则很有趣,它将所有个体的行为与动机解释为爱。
迄今为止,我们对爱的认知实在过于肤浅,在趋向以金钱为交换基础的社会关系上,男女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甚至亲人之间的爱,被认为建立在一种有条件的交换上,即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而并非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我们学习技艺,归根结底在于这门技艺能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或者说,可以带来金钱。而爱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大多数人享受着父母的爱,并认为这爱是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取的,而这本《爱的艺术》的作者弗洛姆却认为,良性的爱建立在两种爱均衡的基础上,一种即孩提时期来自于母亲不需要条件的关爱,这种爱让孩子对现实世界有足够的安全感,也是其自信的来源。而另一种爱,则是以父爱为代表的代表社会秩序即理性之爱,这种爱的获得需要孩子的努力。
当孩子逐渐长大,父爱将引领着他走向法度,秩序和责任,良性的爱之引导将令他有足够的力量面对生活的难题,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可以说,成熟的人正是父爱与母爱完美融合的结晶。
在旧时代,婚姻由父母主掌大权,一对男女的结合并不需要自身的努力,爱被认为是由婚姻开始的,而现在进入恋爱自由的时代,爱作为一门技艺的重要作用才凸显出来,而许多人正因误解了爱的本质,把爱当做自然而然会生成的物质,因此在爱中屡屡受挫。
想想看,为何人们在问起那些独身的人时,首先想的是她外貌如何,性格如何,家中是否富有——若是她什么条件都不满足,没有恋人便是理所当然,但若是她完美无缺,那便很奇怪了,甚至还猜测她是否眼光太高,亦或是有什么难以说出口的理由。
但从来没有人会去想,也许她/他其实不懂得爱,对爱一无所知呢?
把爱当做一种可以明码标价,标榜自己值得爱的人,正是金钱社会中人类物化的一种表现。并非说明人在谈恋爱时可以完全不顾及外在,但仅仅依靠物质维系起来的关系,无非是在宣扬自己拥有何种天赋,如何值得爱,不过是以自我为中心,想着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被人爱。
想想一个人只想单方面被爱,不想付出爱,与那些刚出生的孱弱孩童有何区别呢?张开嘴,嗷嗷待哺就可以得到一切,这么想的人从未摆脱在爱中的婴儿状态,那么在爱中失败也是无可厚非。
为何爱与自我的课题有关,因为爱意味着从分离走向融合。在笔者看来,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在于使用工具,而在于对自我这一认识的形成。婴儿从母体诞生,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与母亲的差别,而当他渐渐认识到这种差别的时候,就是分离的开始,他将发现自己不借助母体也能获得食物与水,从母亲离开感到惶恐到可以与别的个体进行交流,都是在进行分离这一过程。
但从此人将认识到他的孤独,一旦置于独处的环境中,人将不得不面对这一分离后面对的虚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融入社会,受到社会规则和人际关系的束缚,而独处时又委困在肉体的牢笼中,为了从这种牢笼中挣脱出来,人想尽各种办法,纵欲、药物、游戏、社交皆因人类无法面对孤独的自己,当所有的方法都不管用时,人将走向疯狂。
而在本书中,作者给出的答案,这打破牢笼的方式,就是爱。
爱是被迫分离的个体走向融合的唯一方式,是关心,了解对方深层次需求的积极审视,爱必然要让两个个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无瑕,更加强大。
爱不是描述,是过程,是每个人都需要用心学习的艺术,爱需要在心的交流中实践。只将爱定位在男女之情的人是狭隘的,懂得爱的更明白爱超越了一切,像大雨一样无差别地降临在人类头上。
保持自我与爱并不冲突,爱本身就建立在尊重与平等之上,能够激发人类创造性的能量,从而让我们走向更清澈,更高级的自我。
从融合走向分离,从分离走向融合,爱揭示的本质就是人类对打破名为自我的牢笼,走向和谐共生体的渴求,只有完成个体的跨越,才能抵达更加广阔的世界。
而在那谦卑的源头之上,我们终究会互相明白。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书感悟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