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的内容是讲了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去遏制温室应。本书的作者比尔·盖茨。
什么是温室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了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的上升。在我们眼里,气温那不总是忽高忽低的吗?上升一度两度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所说的温度是指平均温度。在上一个冰河世纪,也就是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被冰层广泛覆盖的时期,距今18,000年前,那个时候的平均温度与现在的平均温度只差6度。从这可以看出平均气温升高或降低一度到两度,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由温室气体引起的,那什么是温室气体呢?比如氧气,氢气,氮气,这些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所构成的分子,它是没有温室效应的,只有像水蒸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等,这些由两个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当热能通过这个分子时,分子就会产生振动,这个振动就会导致热量被捕获。由于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很多,为了便于计算统计,一般把其他的气体都换算成二氧化碳的当量来计入,我们称之为碳排放。温室气体的好处是给地球做了一个恒温箱,让地球的温度从白天到黑夜,温差不至于忽高忽低,能保持在一个比较恒定的范围内。但是随着温室气体越来越多的排放,它带来了地球的平均温度的上升。十八世纪以前,整个地球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消耗基本相等,达到一个平衡状态。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我们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就不断的增多,地球的温度也在不断的升高,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极端天气不断增加,近几年台风,飓风,沙尘暴,这些极端天气爆发的很频繁。像近年来的高温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但是最可悲的是死亡的人大多数都是碳排放量少的人,因为这些人连最基本电都用不上,他们受温度上升的影响最大。
现在全球所面临的难题主要有四点。第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据估计到2060年时,全球的建筑存量将会翻一番。就相当于在今后的40年里,每个月的时间,地球上将增加一个像纽约这么大的城市。第二就是能源行业的技术更迭相对缓慢。第三就是相关法律严重过时,很多地方关于空气的法律都是70年代建立的,那个时候还没有温室效应。第四就是人类在气候问题上缺乏共识。美国上一届总统特朗普在位时,就曾退出《巴黎协定》。
要想解决温室效应这个难题,控制碳排放。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温室气体到底来源于人类的哪些活动?书中罗列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比,第一,生产和制造业(水泥,钢,塑料等等)占31%。第二,电力生产的与储存占27%,第三,种植和养殖业占19%。第四,交通运输(飞机,卡车,货车等等)占16%。第五,取暖和制冷(供暖系统,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占7%。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二项就占了绝大部分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要解决碳排放的问题,最关键在于电力的生产与储存,因为第二项生产和制造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的,如果第二项电力的问题解决,那么第一项的碳排放就会相应的减少。电力的生产与储存成为了减少碳排放的关键,书中海罗列了各类能源在全球发电量的占比,煤炭36%,天然气23%,水电16%,核能10%,可再生能源11%,石油3%,其他占1%。文章分析了各种能源发电的优缺点。
如何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书中提出了大量的方法,譬如在生产制造以及电力的生产过程中加一个碳捕获设备,把捕获的碳用在制造业的水泥的制造当中。对于种植和养殖方面,减少森林的砍伐,减少食物的浪费,浪费的食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碳排放。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吃牛肉,因为牛的消化系统决定其碳排放量很高,他的打嗝和放屁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这一点真是令我大跌眼镜。在交通运输上,推行电动车,用更环保的材料制造汽车,更高效的使用燃料等等。对取暖制冷方面,鼓励地源热泵,鼓励智能建筑。
在面对逐渐暖化的世界,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最弱势的群体,因为最弱势的群体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最大,还要帮助农民应对恶劣的天气带来的风险,政府要将气候纳入政府决策中,对各种减排技术进行投入,破除市场的壁垒,在政策,技术,市场给予重视。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要做到必须关心这件事。采用各种节电措施,错峰用电,减少食物的浪费,少吃牛肉,使用电动车等等,可以使对环保的新产品,可以做早期的使用者,支持环保的企业与技术。
这本书让我对于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碳排放,地球平均温度这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减少碳排放与每个人都有关,其实每个人都能为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好我们子孙后代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