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针对“闲事一篇”的个人看法,可以先查看“闲事一篇”。
说到共情力,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敏感”,想到换位思考,很俗套的一个词了,或者说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关于这实质一样的两句话,我实在不想说啥。
还是以实际来说,就那个姐姐来说她丈夫懒点儿不赚钱,又被她发现跟别的女人没断清,问他,他说是那个女的主动的,这就更加让人生气,所以她生气的回了娘家。
别的不说,这件事的受害者是那个姐姐,虽然她后续也有不对的地方,但人终归是人,总会有出错的时候,作为局外人的大伯等人自然都是盼着她好,秉着会办事的方向去劝和。看着整件事发展的局外人的我,却觉得这种家事上的劝和调解不该是这样的。
首先她为什么会要这几万块钱?我猜测因为他不赚钱,在私下或许她跟他说过很多次,但是他一直没改,她肯定是越想越生气,想以此来惩罚他,或者潜意识里根本没想过让他真的把那几万块钱送到手上。只是想让他到她跟前跟她说,“我没有这么多钱,拿不出来,我知道错了,以后会好好赚钱......”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话,我听大伯说过,那个姐姐说即便他把钱给他了,她以后还是要拿给他让他用。我就知道她其实只是想要一个态度,我不知道那个年龄小一些的所谓的小姐夫到底有没有好好认错,大约是没有说到心坎上,所以她才这么坚持。
但是管这件事的人自从听到这几万块钱,就开始指责,可能不能用指责,是在跟她讲这样哪哪不对之类的,其实我想想不该这样说,后来有些言辞激烈的人说的连她也觉得委屈。我没有放在自己身上去想,仅仅是以一个外人的角度我觉得她是很委屈的,明明受了伤害,还要受到指责。但是我发现似乎所有的人都在说她要钱是多么多么不对,却很少有人说,她这是受了委屈,气愤之下的一种发泄方式,因为没有人知道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她经历了什么,或者多少次劝说那个男的依然不改。她不是不讲理的人,我想或许钱的事只是一个台阶,不能一接就跟人回去,得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才用了他最缺的东西,而她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钱来惩罚他,或许也算不上惩罚,待他们和好外人又怎会知钱是不是真的给了呢?只是想给自己一点面子罢了。要怎么样跟她说呢?不能以你这样不对,周围人会怎么看,传出去不好听之类的,更加嚷人生气的方式。而是我可以理解你,他做错了事,的确该受到惩罚,你这样不算错,谁心里还没气了......先赞同理解一番,再分析利弊,最后找一个最合适又能解气的解决方式。
并不是说大伯他们一干人做的不好,而是他们一开始就秉着要钱不对,针对她所坚持的要钱一味指责,跟她讲道理,告诉她,可是道理谁都懂,当然了也有胡搅蛮缠的,可我知道她懂。大伯他们针对这件事说不明事理啥的,那时候我就有一种云上和地面的感觉。
很多时候,很多道理,我们都懂,比如她不该要钱,她明白,她只是没有别的办法,再加上许多人的指责心里更气就更要坚持不论对错,一心发泄。而调解的人呢?他们本就是好心,说的也没错,做的也没错,却让她委屈至极,甚至于她们一家可能还会心存怨恨,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可能做到句句完美。他们也讲道理,换位思考什么的也都明白,但是真的放到实际的事情却下意识的好像摒弃了一样怎么把矛头都指向她了呢?她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她也还不大,需要引导,谁还不是学习改正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面对别人的事情时候,不是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责这样不对,那样不对,如果她都做的好,能解决还需要管闲事的人吗?所有的外人终归是外人,是在以她为主体的地位上帮助她,而不是那个教训她你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应该告诉她,但绝不是站在上帝的视角评判是非。而是真的思考她面对的问题,她为什么不回去,因为她很生气,那个男的态度不够端正 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确还是年龄太小了,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而只是接人说几句话,是几句话的事吗?显然不是,更多的精力应该花在他身上,毕竟是他们俩个人的事,作为外人要做的就是通过跟她的交谈,明白她要这么做的目的,表示理解,然后针对问题让他和她面对面解决,而不是手把手教,需要有他们自己思考和决断的过程。
最后我以为的共情力就是真真切切能够理解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能够想的明白她知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错与否,为什要坚持即便她自己也知道不对的事,其实所谓的共情力即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把所谓的正确灌给她,明白她的处境,理解她的原因,即便她做的在其他人看来都是不对的,然后再去开导,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解决,毕竟以后他们才是要共处的。
当然了这不是说为有些人的犯错开脱,那是特殊情况。共情也是要分情况,不是一味的理解,而且理解与对错是两回事,之所以表示理解,是为了更好的和当事人沟通,卸下心房,让他们易于接受,如果省去这个步骤,那就是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