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缘起于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系列书之后,内心中仿佛有股力量化开的感觉,思考“教育”,回归人性。然而,我深深懂得这一切都源自于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所以终于鼓足勇气拿起了《自卑与超越》。
听樊登解读,我选择的是天津出版传媒出版的这个版本,避免了翻译的专业问题导致的阅读障碍。樊登介绍这个版本的翻译更通俗些。
初读这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而这一章也几乎涵盖了本书的核心观点。
1、生命的意义
书中提到:人类总是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从来无法经历抽象的事物,而需要从人类的角度来体验。这里面提到的“意义”是经由我们生命的经历来的,这份经历之中,我们每个人收获的是“认知”本身,这份认知本身就是意义。我们用曾经的“意义”解读当下所发生的一切,而解读本身决定行为。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只能通过自身所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某物。”
从对错的角度来看,认知本身即是佛家所言的“空”,即是万千可能。 不同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容认知构成了对待这一事物的全面的角度认知,如同手心和手背,它们同时存在着。困囿于单一角度的认知,陷入了执着,也受困于执着。如同“管中窥豹”的故事,看见的即是所得的,而所得只是单一角度的认知而已,当我们拿开窥豹的管子时,收获的是豹的全貌,如此之下,我们方可得到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之下,我们收获了更多的可能。
既然世间万物万千可能,那么,我们如何取用呢?书中所言“我们必须牢记,所谓真实,是与人类有关的真,是能够为人所用、所追寻的真。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加真实的真了。换言之,即便有另一种真实存在,那也与我们无关。”所以,人有其局限,空间与时间都是我们无法突破的维度限制, 我们突破了“认知”局限,收获的意义的内涵,最终得是为我所用。而这里的“用”归于何处?得我们自己去寻找,最终指向的是生命本身的意义。
从终点回看当下,人们的一举一动中都蕴含着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总结,一个“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的论断,一种赋予自身的意义、解释生命的意义。所以,当下是曾经的结果,而当下亦是未来的原因。念念相续,方成就生命的意义。
2、生命三大任务
每个人都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它们构成了现实,也是人生所要面对的一切问题或疑问都因它们而产生。第一个约束,我们所面临的的事实:我们是人类的一员,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基于此,我们每个人得以生存,必得是“坚持不懈地工作”。第二个约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人类而唯一独立存在,我们必须生存于集体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在伙伴关系中彼此支持而生存以延续。第三个约束,人类由男女组成。第一个问题指向的是生存,第二个问题指向的是合作而利益最大化,第三个问题指向的是繁衍。
通过审视和面对以上三类问题的反映,人们获得了每个人对于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从第二个问题出发,我们来理解“社会情感”。我们生存于此,我们必须重新解读“意义”,即个人化意义毫无意义而言,只有沟通交流中有效的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我们的行动与目标也是如此次,它们真实的意义便是对他人的意义,也就是合作而产生的贡献。因为贡献的存在,个人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被合理接受的。恰如本书提出的:生命,就意味着做出贡献。也唯有在实现这一目标时,人才能真正收获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它通过贡献的方式指向的是人类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本书中特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一切的犯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儿童对于“合作”的认知缺失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所以,儿童教育很大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让孩子懂得“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切有关于生命的问题都得依靠合作的能力来解决,每一项人生使命都不得不在人类社会的框架里,通过谋求人类共同的利益来实现。这是根源性的认知问题,也是我们人类得以延续以来生生不息的共识。我们不能凌驾于此,追求特立独行。因为我们生命的意义,必得在此中实现。
3、儿童成长
每个成人对待世界的认知取决于童年的经历。童年的经历让人产生了对待生命意义的原始解读,这份解读如同一个统觉框架,让成年后的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时始终受制于这个痛觉框架。所以,成人后的我们对待我们的生活经验,都得经过童年原始认知的解读后才被接受与采纳。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的“三岁看老”。
那么,对于成人的我们,如何突破这一“统觉框架”的错误引导呢?唯有重新审视造成错误的认知环境,回头寻找错误所在,完成“痛觉框架”的修订。也就是带着觉知面对当下的念头,去觉察,去体认所有认知背后的“因”。恰如佛家所言:根尘相对,唯有识生。揪住“识生”的线头,观察当下“尘”之境遇,走入自我的认知世界,找到背后的“根”的缘由,完成“认知世界”的重新修订。
中国讲究“童蒙养正”,其实就是注重童年的教养问题。而童年经历为什么如此重要?那是因为童年经历的一切,包括童年的解读将为人生写入操作程序。童年是高级的感知者,却是低级的解读者。基于此,我们成人应该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与儿童相处,去倾听儿童的视角所感知到的世界,这是对我们人生最大的“扩容”。因为儿童的世界中本就与生俱来的游戏性、艺术性,让他们与世界万物融合相通,这份天地的滋养让儿童与智慧本身合一。当我们放下我们的视角去接近他们的视角时,我们就收获了“自由”,也就是佛所言“空”,由空入假,生命方能从终极的角度实现生命的意义。当然,儿童又是低级的解读者。这个角度来看,儿童的确需要我们成人的引导,而这份引导本身直接影响的则是儿童对于自身经验的解读。本书中所言: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当儿童用自己的视角解读世界的时候,世界万物在儿童的认知世界中就有了“意义”,“意义”最终成为未来儿童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所以,作为成人的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在此过程中的引导。
对于成人的教育引导,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引导本身是否又陷入了“成人自身的统觉框架”。如果成人在成人之后未曾修正过自己的“统觉框架”,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一切都进入了循环。也就是如今常提的“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对于教育而言,从成人视角来看,我们唯有觉醒,才能避免走入“恶性循环”的教育困境之中。我们能把握的主动恰是我们自身。否则,自以为是的教育也是一种偏执。
不了解童年的生活,也就无法理解一个人的成长。当我们真正走入生命本身,就会洞见到一切生命如此之必然。或成就,或失败,都源自于经历后的解读。这样的视角看待童年,看待童年教育,也就多了一份主动和慈悲。因为懂得,所以拥有了“教育”的力量。也是因为懂得,所以面对一切所谓的“问题”,多了一份慈悲与宽容。
4、心灵&身体
在生命最初四五年里,个体就已经奠定了自身心灵统一的基础,并建立起了身体与心灵之间的联系。在这个阶段,他们将自己遗传得来的能力以及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感悟加以消化、处理、调试,以此获得优势。在第五年的最后,个性就形成了。但如果他们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统觉,那么之后的思想与行为也会与其他生命的全新解读相一致。但是,只有那些希望为整体出力而非局限于关注自身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会弥补自身的不足。由此看到:指向人类整体利益的生命意义解读才会带领我们走出童年的“统觉框架”,这也是人类的生命的正确方向。当目标本身是超越了个体,那么目标本身的力量才够大,足以激励个体超越障碍的阻挡,最终得以实现目标本身。
基于此,身体的问题可以追踪于心灵层面的认知错误。比如,尿床。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则是基于“引起关注”“操纵他人”。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很多身体问题,有其心理原因,根源在于“过分追求自我”。
另外,身体的每个部分都与一种情绪表达有关,而这种身体表达就是心灵与身体相互影响的结果。同时,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情绪倾向都会对身体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更是持续的。
书中谈到:在人生的最初四五年里,儿童确立了他们的精神诉求,奠定了心灵与身体之间的根本联系。固定的生活方式已经成型,并具有相应的情绪、身体习惯与特质。这种生活方式中已经融入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能力,而正是靠着这些合作能力,我们学会了评价和理解他人。也就是说,儿童在最初几年的生活里,通过生活方式的影响确定了精神诉求,而这个精神诉求中包含着“合作”的成分,他们在此中对于“合作”的理解越深,越有利于未来中理解和包容他人。由此可见,在孩子最初的人生阶段体验到“合作”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唯有在合作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最大价值”,也唯有在这种合作之中,才能真正经验到或者领悟到“生命的真意”。
对于既成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他们再选择生活方式时犯下的错误,找出他们的心灵对于个人经历的解读方式、他们心目中的生命意义,以及他们面对环境和身体影响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这是我们面对既成问题的一个思考的解决思路。
5、自卑&超越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卑感的,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是每个人用了与自己生活方式想复合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自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
然而,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优越目标是属于个人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来源于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解读。这份解读融入生活方式之中,与生命共同演奏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赞歌。而一个人一旦确认了“优越目标”,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或显性,或隐性。
“优越目标”不同于职业目标,它指向的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但是,当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成了自卑情结的表现了。
6、早期记忆
书中提到:在所有的心灵表达中,最能揭示真相的是个体的记忆。记忆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提示器,记录着有关他们自己的局限和各种事件的意义。从这个意义去看待:记忆的作用在于稳定情绪。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我们容易调取与之相关联的记忆来重新诠释当下。所以,情绪走向稳定,便是认清记忆的过程。当我们从记忆之中获取调试当下的角度时,情绪就不会操控我们,走向稳定。
世上没有“偶然的记忆”,人们只会记忆自认为与个人问题有关的人生故事。
童年的记忆必定与一个人的主要兴趣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他们的主要兴趣,也就能够了解他们的目标与生活方式了。所以,兴趣是通往答案的密钥。所以,早期记忆在职业指导方面具有非凡意义。第一个记忆体现了个人声明观的基本准则,这是第一次令他感到满意的对于个人态度的表达,这也是个人发展的起点。
对于儿童而言,当全神贯注于竞争时,儿童是无法将他的兴趣有效扩展到其他人身上;而在友好的环境下与他人合作时,他们则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竞争对于儿童而言是缩小了格局的错误做法。因为竞争带来的是紧张,更是视角的窄化与固化,无法真正促成儿童借由兴趣走向职业,再达到生命意义的高级追求。
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炫耀”,那么他的兴趣在于赢得认同,而非贡献。被宠坏的孩子之所以问题多,在于他努力让其他人对他负责。这两个问题都指向的是外在,我们需要的是引导孩子走向生命的内在,在内在之中寻求价值感与成就感。这是生命正确的指向,即指向生命本身,非外在的一切。
7、梦境的意图
书中提到:人们做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对未来的指引和当前难题的解决方法。人的性格、情绪、思想及言行都有一贯性和统一性。所以,梦境产生在于用自己潜意识认同的方式解决现实中所遇的困境。实际上,梦是做梦者缺乏勇气的表现。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如自己所愿解决问题,又或者无法调和矛盾。做梦者无法鼓起做出行动的勇气,所以选择了梦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梦境,我们又能从梦中看到自己的真实意图,这也许就是中国“解梦”智慧的根源吧。毕竟很多人并非真正认识自己,我们得从梦境中获得启发。
对于梦,我们还需认识到:梦的目的必定在于他们所激发的感觉这种。而梦就是唤起感觉的工具与方式。之所以会有梦,就是为了留下这些感觉。而梦的内容取决于每人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创造初的感觉必定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梦境中的我们的现实感比清醒时少一些,但并非完全割裂。梦在于支持和巩固做梦者的生活方式,唤起最适合这种方式的感觉。梦也是一种在个人生活方式与眼下遭遇问题之间建立联通的尝试,因此选择了避免对个人生活方式做出任何调整的梦来解决。梦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支持和辩护。由此看来,梦境从感觉入手,是对现实的一种可爱的提醒与点拨。所以,对于梦,我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它给人留下来的心情及其对于整个生活方式的适应方式。
从弗洛伊德到阿德勒,心理学拜托了动物层面的解读走向了人的意义。这是一种进步,指向的是我们生命本身,也是生命意义本身。生命突破了生命自身的局限,走向的是知道“为什么”的命题解读,这是解决问题的层面的价值。然而,在此基础上走向超越,我想得读一读积极心理学了。今日开始读的《心理:最优体验心理学》给我打开了一道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