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
——读常生龙《让教育更明亮》
文/张爱敏
我的摘录:
1.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对最好学校的定义,取决于人们有关教育的信念;能否在实践综办出好的学校,则取决于人们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把握。
2.两种教育信念:美国著名作家,也是研究多元智能的专家阿姆斯特朗认为,在教育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信念——学业成就信念和人类发展信念。各国的政府,各地的教师,不同的学校,采取的各种管理手段和教学策略,都以这两种教育信念直接相关。
3.只有推动人类发展信念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种学校具有如下特征: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课程具有弹性,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理解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允许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某些项目获得成就感之后,将学习的模式复制到他们不熟悉的项目上,持续发展他们的学习;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未来,也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以快乐作为学生发展的底线。
4.人类发展信念的关键在于它强调的是人,而不是学业。“学业”是那些以书本、测验、讲述、课程大纲等方式呈现的外在的东西,而“人”则是内在的,我们讨论的就是我们自己。“发展”表示持续进行的过程,是某些随着时间持续发展的发生的事情。而“成就”则是一个终极的结果。由此可见,要依据人类发展信念来建设好的学校,就必须将目光聚集在学生身上,聚焦在他们的发展特特征上。
5.幼儿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家长和幼儿园需要建立一个安全无忧的、关注的社交和情绪的空间,搭配动手操作的互动环境,来促进孩子健全的脑神经的成长。
6.小学:认识世界如何操作。学校要为孩子们搭建学校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完整的参与这个社交的世界。如:游戏、玩耍。只有理解了孩子们渴望和真实世界进行互动的愿望,每个小学都会找到一些连接学校和真实生活的各种方式。
7.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兹说:我们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我们真的需要放慢脚步,给予儿童所需要的时间,我们需要等待孩子。
8.牛顿曾这样说过,我不太知道这个世界所显露出来的样貌;不过对我自己而言,我就像是一个在海边嬉戏、找寻乐趣的小男孩儿,我找寻一些比较光滑的小卵石或是比平常的贝壳还要漂亮的贝壳。不过真理这个伟大的大海,在我的面前却好像完全没有被探究似的。
9.初中:青少年前期的青春期经验。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最大需求就是学习如何将那些不断涌现的情绪冲动进行化解,将那些寻找异性伴侣的渴望转化为正常社交关系的建立,学习如何对自身日常生活行为的反省,以及调整自己的身心发展,促使自己心智的成熟。作为学校要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在生理上和安全方面无忧的氛围,通过性教育、艺术表现等多种课程,支持和帮助学生;教师要随时随地的试着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感情、回忆或个人的交往情况联结,做孩子们的正向楷模,通过对学生身心辅导和真诚沟通,陪伴学生度过整个初中生涯。鼓励孩子参加小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经验分享,体悟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他们知道在遇到事情时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来应对。
10.高中:为独立生活做准备。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忙碌的建构自我认同,逐渐形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对于生命提出比较深层的问题,也正在跟父母、师长和自己的过往脱离关系,尝试变成独立自主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一是独立自主的感受;二是真实的世界。在这个阶段,最好的学习环境并不是在一些经过人工精心设计的教育氛围,而是真实世界中那种模棱两可和错综复杂的环境。
11.妥善应对早恋。面对早恋,学校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面上的爱情观教育、性教育;另一个是遭遇学生案例时的个别教育。我想听老师认为,早恋学生的主要问题并非在性教育欠缺上,而是恋爱观有问题。面对早恋现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冷处理,注意循循善诱,要分析孩子产生早恋的原因,对症下药地加以引导,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在孩子还没有出现这个苗头之前,就加以引导,让他们正确对待早恋现象,在预防阶段多投入一点精力。总之,关键是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提高判断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让学生提高责任感。
我读我悟: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一所好学校呢?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认为,学校面积很大,设备很先进,硬件设施很齐全,校园很美丽,孩子在这里读书,精神很愉悦,物质生活很安逸。但也有极少数家长依然以升学率来衡量,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管它什么理念先不先进,只要把孩子送进重点高中、好大学就是最理想的好学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进不了名牌大学,那你学校就是扯淡,就是耍流氓!
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国人眼里的好学校,但是不是其他国民眼中的好学校呢?一所好学校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首先,好学校是在做真正的教育,即培养真正的人,培养人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好学校的校长一定是有眼光、有情怀、有作为的,他一直走在探寻好教育的路上:崇尚个性,享受成长。想起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其次,好学校的氛围是充满挑战而愉悦的。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超越自我,都在享受教育与学习,合作与探索的过程。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这里的景浪漫、别致而富有情趣,这里的人温润、优雅而诗意的。
第三,好学校是永远保持着生命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生长,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力,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愿望:让每一个生命开出自己的花。
第四,好学校是富有人性化,是充满人情味的,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这里,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师生彼此间的尊重,以及良好而充分的人际交流与充分的支持;这里,创设团体认同感,集体责任感以及鼓励独创性的氛围;这里,因材施教,在明确而可行的标准中,每个学生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这里,全体师生员工都充满安全感,身心愉悦。
附美国人眼里的好学校:
1.好学校是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与学的统一体,它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在这里,年青一代能够充分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巧,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2.好学校具有突出的团体文化特色,他十分尊重并保持与邻近学校的一致性与不同性,能够在国家所要求的价值观与其所属团体所要求的价值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好学校不仅仅反映地方、州和国家等的利益团体的要求,他必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3.好学校是其学生及教师人格特征的体现,虽然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与学校中的每一个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就无法教好他们。实际上,如果学生知道我们很在乎他们想要说出的东西,他们是很愿意表现自己的;如果我们很尊重其为了表达重要的想法和感情所做的努力,如果我们不仅尊重他们的沉默,也尊重他们的说话,他们则更愿意表现自己。
4.好学校强调人际交往。在为将来生活学习的旅程中,学生不是一个装东西的空罐子,教师也不能是填装知识的自动化机器。学习本是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成年人与孩子之间可以而且应该互相学习。
5.好学校总是想方设法创造一种团体认同感。无论在我们生活的地方,还是学习的地方,没有认同感是有害的,而一个受人尊重的团体总能够在其所有成员之间创造出认同感及内聚力。
6.好学校对其全体教员而言,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特殊群体。学校的全体教员只要把尊重学生及团体的需要当做其首要工作,他们就会名垂校史。如果学校的全体员工具有强烈的集体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审视其所处环境的标准与安全,能不断对其所认定的目标作出重新评价,那么学校就会成为未来的领头羊,其未来的力量及潜力也会充分体现出来。
7.好学校所选定的目标通过一整套的标准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些标准设计的前提是相信每一个学生不仅应当而且能够做到。它是对学生尽可能多的尊重与期望的标志,它使得学生最终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有意义。因为通过艰苦努力来实现那些有价值的目标,是发展年轻人自尊心的最可靠的方法。在这所学校里,这些判断成功的高标准,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尽管不同学生达到这些标准的方式不同。
8.好学校的明智之处在于能够以孩子们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他们要求学生以他们所知道、所能够做到的不同的方式通过,一个最终的展示加以证明,这个展示实际上是一次公开的表演,或者学校通过收集学生在不同阶段最好的成果,做成一个“汇报册”,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进步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这一做法的关键在于: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评价学生,以获得一个更真实、更广泛的关于孩子知道多少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的图景。
9.好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它应帮助学生做好应付学校以外世界的准备,做好自己做出艰难决定的准备,做好创造性地运用智慧的准备。学生需要能够以一种敏感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真实的世界,因为他们在教室以外的日子,不会被分割成均等的时间单位。
10.好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一处在精神及身体上都能感到安全的场所。在那里,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不会成为在学校建筑之外大街上经常发生的暴力的牺牲品。好学校必须为学生及集体员工提供一个毫无担心地走在校园小道的环境,还必须创设一种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明他们的观点,而不用,更担心遭到,遭到斥责,或者诸如恐吓、装聋作哑、充耳不闻等公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