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嘴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哪所好大学,找了什么好工作,嫁了个高富帅(富二代),但这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让我们这不是别人家孩子的孩子听了何其难堪,心理阴影面积瞬间全覆盖。
初次见到拉拉是在朋友的茶室,她明媚如风的笑颜,清丽脱俗的气质把我看呆了,我硬是无法把眼前这个女孩与朋友眼中那个有轻度抑郁症、焦躁自卑的姑娘扯上一丁点关系,她看出了我的惊愕,微微一笑,在我面前坐下,点了一壶花茶,在茶香飘缈说起了她的童年……
小时候,拉拉不是那种样样出类拔萃的女孩,个子瘦小,性格内向,但是学习成绩拔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是这样一个女孩,在她那没读几年书的妈妈眼中她没有一样是合格的,经常在她面前说,你看看你堂姐,学习成绩如何如何?那像你啊!天天在家读书写作业也没看读出什么样来,天天听着妈妈这些话,拉拉越来越抵触读书了,反而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去看课外书。看小说。就连老师家访,妈妈也无心深谈,需要家长签名的作业也是拉拉自己偷偷地模仿爸爸的字迹签上的名字。在那些年里,拉拉最害怕听到的就是妈妈拿她和堂姐比较,堂姐就是那个妈妈嘴中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三好学生。而拉拉显得多么多余和无能。
等到了工作的年龄,妈妈更换了对比目标,隔壁家的另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妈妈的眼中,隔壁家的孩子找到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好工作,钱多人闲,而拉拉还在做着母亲眼中并不起眼的工作,连薪水也比不上人家孩子的,而且更要命的是这别人家的孩子嘴甜手勤,这就成了母亲嘴中每日的碎碎念,这种压力让拉拉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家,离开这个让她虽然留念但却如履薄冰的家。
如愿以偿,拉拉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终于不用再听到母亲的不满了。虽然离开了家,可是母亲十几年来的这种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到了拉拉,拉拉在心里与同事、朋友展开了各种对比,深深的自卑感无时无刻围绕着她,工作中她非常努力,她害怕自己输给了别人,但是表面上的不动声色掩盖不了内心的自卑。有段时间,她焦躁得想哭,心里乱糟糟的,患上了轻度抑郁症,经常失眠,后来她不停地通过阅读、旅游、广交益友,经过了身边朋友的交流和拉拉自己的努力,慢慢地拉拉走出了母亲的阴影,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无意识地去与他人对比,但是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且越变越好了。
虽然每当假期回家还是经常听到母亲说谁谁谁工作涨了多少,谁谁谁嫁了个好老公,但对拉拉来说这些已经伤害不了她了,她已经非常从容自信,她知道一昧的对比无益,不如关门修炼自己,待自己从容不迫,又何俱别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