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坏习惯:
坏习惯是一个人的人格的一部分,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改变它。“无论你现在怎么痛恨坏习惯,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某一方式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就会无意识地去习惯它、运用它。”袁荣亲说,“这是习惯它、运用它。”袁荣亲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
习惯是怎么形成的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历以下这个循环: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如果这个循环只有一次,那么一个习惯不可能形成。习惯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一次次产生强化,让当事人产生了一个自动思维“如果我重复这个行为,可以再得到奖励”。强化包括奖励和惩罚。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奖励,那么他就会养成做这件事情的习惯;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惩罚,他就不会再做这件事情
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如果认真聆听我们内心的声音,你会发现,生命中每一部分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生活。当你理解这一点时,就会带着感激的心去面对你本来仇视的缺点和恶习,开始把它们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时,你就不会再像面对敌人一样试图去击败它们,而是去接纳它们、了解它们。
这其实就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一个“次人格”。当你这样做时,这个次人格中所蕴涵的能量就会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它们当中找到正面的信息。要保证自己的誓言得到坚持,就必须给这个决定找到足够的理由。
痛苦
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陈祉妍说,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到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消除焦虑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
学会控制自己的人生,不要把问题都推给别人和环境,不要把一次的错误扩散到所有的事情上,以及学会坚持。
愤怒
“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作出很大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还有一种愤怒,其实是对自己的愤怒,当你对当前的局面无法控制的时候,通过愤怒来隐藏自己的无能为力。
愤怒前,想想自己要爆发的原因吧。弄明白自己是害怕什么所以愤怒了
******
本书的特点是基本都是用举例的方式来论述作者的观点,可能有些缺失理论性和严谨性。想来有一些些的心灵鸡汤的味道。但是当你因为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苦恼的时候,看看本书,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适合遇到问题时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