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时,陪父亲去市一附院就诊,一进门诊大厅但见人山人海,夹杂着本地、外地口音的患者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省城的一流医院,以求解决身体疑难疾患。排队、挂号、缴费、拿药的人站成了一条条长龙,拥挤无所不在,按照导医指引我们乘电梯到了三楼。
好久没有来过这里,感觉变化太大了,首先是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许多看病的手续均可在柜员机上由患者自己操作来完成,比如挂号,先拿出身份证扫描,提示看什么科,找普通医师还是专家,选定了医生,再用支付宝、微信或插入医保卡支付门诊费后即自动打印出门诊排号单,候诊厅和医生办公室门口都会显示当前就诊序号和姓名并有提示广播,只需要耐心等候。
我排到的专家序号前面还有40多人,父亲心急,以自己年事高,想插队先诊,挤到医生桌前我也拦不住,医生告知,姓名在电脑上没有显示出来,不能优先诊治,预计要在中午12点才能出号,医生好意写了个条子,让我到6号外科大楼找一个医师,看能不能安排入院。在我的强烈示意下,他很不情愿地走出了诊室。
给他找了个座位,我就准备去6号楼,在一处过道的墙边上,一中年妇女强忍着悲伤在流泪,只言片语中感觉是刚刚被医生判定为绝症,谁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默默表达自求多福,因为下一站就是其人生的终点。
走过通道,一路看见“卒中中心、头颈外科、烧伤中心、肿瘤大楼”等等,仅这些治疗科室的名称就让人心惊肉跳,一阵阵头皮发麻,大型医院的分科相当细。目测医院的占地面积在200亩以上,楼下的空地上也到处是神色匆匆的病人或家属。
来到6号楼,又见乘座电梯的排队长龙,一趟未上成再等下趟,等待的时间真是慢长啊。走进电梯,可乘20人的电梯只进到10人就出现超载报警,上升的过程一抖一抖,感觉像是搭载手扶拖拉机,超负荷运转可见一斑。
一圈转下来再回到门诊大楼就快接近中午12点,前面还有8人在等待,急得我直跺脚,但耐心仍是第一位的。下午1点钟,好不容易叫到了诊号,本以为医生会随便问问开点药不耐烦地打发我父亲走人,没想到医生还是那么镇定自若,问得仔仔细细,嘱咐感觉似家人,将用仪器检查的细节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放下思想包袱,不得不佩服这个专家医生,我们最后满意地离开了医院。
父亲在乡镇医院行医一生,生老病死多见不怪,年轻力壮时对待生死夸夸其谈的态度,甚至让我觉得他就是“英雄”,现在年过八旬,不仅怕死而且怕痛,专家说要穿刺化验,他吓得直摇头晃脑,拒绝一切必要的创伤检查,真让人大跌眼镜。
人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觉得健康的宝贵,没病时麻辣烧烤胡吃海喝,扑克麻将废寝忘食,必然会埋下祸根,最终乐极生悲。还是那句老话,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健康的时候就要防患于未然,世上没有后悔药,医生说徒步可以解决许多的健康问题,爬山、游泳、球类等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各取所需,人活着就要活得健康精彩。专家说过,正常情况下,人离开世界是活到90岁以后某一天突然就一觉不醒拜拜了,自己毫无知觉,而不是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带着痛苦的煎熬遗憾地离开世界。
梦晴于2019年8月5日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掠影
三楼候诊厅
一楼候诊大厅
三楼的柜员机组和门诊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