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作为一种外语学习之道,可乎?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在其文章《五柳先生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一文的确是精品,但这句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话却引起了不少争议。批评者有之,赞同者有之,至今仍未有定论。
宋代大儒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这明显是不同意那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不过,从古至今,也有不少名人表示赞同,当代文学家邓拓在《燕山夜话·不求甚解》一文中这样解释:“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总的来说,这些名人大贤的不同见解,看似矛盾,其实各有其道理。但是,对众多的普通人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那些他们在学习遇到的问题,不是他们不求甚解,而是想解也解不了,甚至可以说,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赞同,但有些同学可能又生出些疑问,或许,他们会问:“不求甚解,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解那个解的,到底是什么“解”?“解”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在人文社科领域,对每一个能提出的问题,常常,都可能会有不同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这种疑问,现成的答案也有不少。这里,我就不再引经据典了,而是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我个人的理解,上文的“不求甚解,百思不得其解”中的解,可以当悟来看,领悟的悟,恍然大悟的悟。这里的悟,指的是能明白其含义,或者能悟出其中道理。如果有人觉得悟字过于高深抽象,那么,也可以用“感”字来理解,即读书学习时,能心有所感,能引起情感上或者思绪上的波动。
东晋的时候,有位将军叫殷仲堪,是当时的名士,他对《周易》很有研究。有一次,慧远大师和他在东林寺讨论易经。他问了慧远大师一个问题:“易以何为体?”,也就是问《周易》的体性是什么?慧远大师回答说《周易》以感为体。《周易•系辞传》里讲:“无思也,无为也,寂尔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孚卦的九二,爻辞就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大意是:有个鹤,它在山的另外一边发出声音,鸣叫的时候,其鹤之子,听到其声就马上回应。以此作为起兴,接着的意思是,我有好酒,要跟你共同来分享,表明同气相感,彼此唱和。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俗话,谈的其实也是感应。心有所感,就能互相理解,兴趣晏然,否则,就索然无味,仿佛对牛弹琴。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讲的也感应,心相通,才能有默契。成语高山流水,来自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