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读了好久终于读完了。
感想最深的就是,你看到的,都是他想让你看到的,文字的力量啊!
浮生六记第一记,闺房记乐。看这一篇的时候,沈复真是大清朝第一痴情好男儿!家庭和睦,夫妻和乐,生活无忧什么的。都不明白为什么书的封面要说“红楼一梦有黛玉,浮生六记记陈芸”。我天马行空的还以为陈芸有“我见犹怜”的倾向。
浮生六记第二记,闲情记趣。看这一篇的时候,特别向往沈复的生活。身边有恩爱的妻子,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没事了喝喝酒、饮饮茶、吟诗作赋,没有俗务缠身,太幸福了好吗!
浮生六记第三记,坎坷记愁。才知道他生活也是很艰难的。陈芸生活也很难。婆媳关系果真难,哪怕是跟自己亲姑姑也难。夹在众人之间,里外不是人。生活物质水平艰难也就罢了,最难忍的是心里的难。说得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不说是错,说了是错。做了是错,不做也是错。结婚了,千万别跟婆婆住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家!自己说了算!
浮生六记第四记,浪游快记。突然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好时代,尤其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我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慢生活也让人很是向往。只是遗憾现在节奏太快了。
浮生六记后两记,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我不是很感兴趣。中山就是去琉球,感觉那个时候那边跟大陆差别还是很大的,回来路上还几炮打跑了海盗,往后不过多少年就被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令人唏嘘。养生那块,无非就是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要淡泊,不能忘记运动,还介绍了太极拳,等等。
以及,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我还以为沈复是个多么痴情多么专一的好男人呢,结果还是有红颜知己?家里条件都那样了,还忘不了找个漂亮姐姐?
不过通篇看来,他的人生很丰富。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有一个相爱相知的妻子,有一群深情厚谊的朋友。而芸,也算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算得上幸福的女人了,起码丈夫对她尊重、相爱。
陈寅恪大师说,闺房记乐那一篇,例外创作“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妻者”,我想了想,好像是,古代文字好像多在说思念,很少讲夫妻生活的日常。确实不多见。
最近正好赶上一些事情,有一点感受特别深。一定不要轻信别人的言辞、证据,他们不一定出于某种坏心,也有可能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别人让你看到的,都是他想的,他想让你看到的,一定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正如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前半本沈复没有提到他的红颜知己的时候我以为他是个专情的好男人;也正如我听到别人单方面的叙述的时候以为谁出了轨谁做了恶——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消息:打个时间差,谁先放出消息谁就能占领舆论的高地。
生命不息,思考不止,不然,很容易称为别人的应声虫,失去自己的大脑,只能算是别人大脑的外放结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