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故事

从前的五分钱

挎兜儿里装着一枚5分大钢蹦,心里美得不要不要的。

江南江北的疯跑。累不累另说,但隔一会儿一模兜儿,隔一会儿一摸兜儿,是必须的。

生怕把稳稳的趴在挎兜缝隙里的那枚圆圆的大钢蹦,给蹦哒出来。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人,因为只有几站地的路,舍得坐公交。

清一色儿靠自己个儿的11号交通工具——腿儿着。

谁都不认可,一站地下来,挎兜儿里,那枚5分大钢蹦,眨眼之间,就进了售票员那细细的脖子上,挎着的那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皮面斑驳的小皮夹子里去。

那时候,公交车车票的定价,好像是跟车子跑的线路有关。

市区内的公交车,票价好像没有超过一毛钱的。

顶多也就是七八分儿。

但是,跟人坐车的站数有关,这是肯定的。

坐得站数越多,路途也就越长,票价也就越贵。

公交车上最便宜的票价,好像是在市内,由东向西跑的那些个,车体上有几条淡红色道道儿的公交车。

三站以内,5分钱。三站以上,七八分钱不等。很像今天的阶梯票价。

七八分钱,也就顶天了。

穿梭在市区最主要交通干线上的公交车,上车就是7分钱。一站和N站没有区别,爱坐不坐。

南北方向跑的大辫子“摩电车”,票价好像5分起,阶梯价。从南坐到北,也没到一毛钱。

从前的五毛钱

上衣兜里,能揣上五毛钱那会儿,应该是上了高中之后的事儿。

五毛钱,无论在高中生眼里,亦或是心里。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大票儿”。

为了不让钢笔来回抽插,弄坏了纸币,没有人选择,把叠得四四方方、板板正正的五毛钱,放在上衣左侧紧上面的那个上衣兜。

一般都放在,上衣右侧最上面的那个上衣兜里。

抽插钢笔的时候,顺便会回手摸摸右侧的上衣兜,确认一下,兜里那五毛钱是否安然无恙。

尽管兜里,还是显得有些瘪,但是,兜里面有钱和没钱,摸上去,手感上的区别,还是有的。

家长会经常提醒自己家里的高中生,不到紧关节要,轻易不能乱动这五毛钱。

当时,大人孩子都管这种不会轻易就花出去的钱,叫“押兜钱”。

至于,什么情况,才算得上是紧关节要?为了生计,忙得四脚朝天,脚不沾地儿家长,是没什么时间,跟比自己都高出半头的高中生,掰开了、揉碎了,去细抠扯的。

至于,高中生们自己,如何理解这个“紧关节要”,答案大同小异。

从前的五块钱

塑料皮的学生证,如果在透明的夹层里,夹上一张叠了又叠的五块钱,绝对算得上是低调的“炫富”。

我们上陆军学院的第一年,每个月的津贴费,是六块钱。

牙膏牙刷,香皂肥皂,信纸信封,对了再吃点苹果桃子啥的,能够把这六块钱,坚持到月末,还不出现亏空的人,有是有。

但是,真的不多。

能够让叠得整整齐齐的五块钱,稳稳当当地呆在学生证的透明夹层里纹丝不动,的确需要相当不错的定力。

相当一部分同学,一年四季才能收到家里寄过来的,绿颜色的两块钱。

军人服务社烟酒货架子上,那瓶瓶盖儿上,落了一层细灰的茅台酒,才八块多钱。

谁敢说学生证里面夹着的那五块钱,不是一笔“大钱”呢

好像听中队领导点名时,表扬过个别的同学。据说是人家不但不需要家里资助,还把每个月发的六块钱津贴费,攒起来,往家里寄。

但是,始终也没有人,站出来承认过。

所以,是真是假,也没有人认真过。

这些都不是故事。

而是,真实的存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10,178评论 0 12
  • 童年的时光总是记忆犹新的,但逝去的流年,终究不会再回来。 还记得小时候那会,爸妈为了送我们上学,常年奔...
    潇然暮歌阅读 3,899评论 0 1
  • 第四章 变幻的生活 大哥在三哥走后的次年冬天结婚,不久便搬去城里住了。这时候, 路对过住了几十年的王家老宅已经拆...
    落雪故园阅读 2,732评论 0 22
  • 夕阳西下的时候,六十多岁的正武,衣着脏兮兮的,提着一个布袋子,出现在村口。 孩子们不知道他是本村人,跟在他后头,拍...
    青泉清阅读 803评论 0 1
  • 齐帆齐商学院 夕阳西下的时候,六十多岁的正武,衣着脏兮兮的,提着一个布袋子,出现在村口。 孩子们不知道他是本村人,...
    清泉青阅读 1,716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