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尹和桓宣武一起听讲《礼记》。桓宣武说:“时常有打动人心的地方,便觉得离最高境界近在咫尺了。”刘尹说:“这还没有涉及最精妙的境界,只不过是儒生的常谈而已。”
【原文】
刘尹与桓宣武共听讲《礼记》。桓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典故】
玄门:玄妙之门,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处比喻道教的最高境界。
金华殿之语:指儒生常谈。西汉成帝时,郑宽中、张禹每天在金华殿讲说《尚书》、《论语》。金华殿,殿名,在未央宫中。
【人物】
刘尹:刘惔,字真长,沛国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汉室后裔,晋明帝女婿。善清谈,尤好老庄,与王羲之相友善,为王导所器重。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职,故后世称其为“刘尹”。为政清整,交游广泛,有政治远见和识人之明,《名士传》中称其为“永和名士”,《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一。死于丹阳尹任内,年三十六岁,获赠前将军。名士孙绰为他作诔文,称他“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时人以之为名言。
桓宣武: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幼年丧父,青年时结交名流,与刘惔、殷浩齐名。晋明帝司马绍之婿。后与庾翼相交,任琅邪内史,庾翼死,永和元年(345)人荆州刺史,握兵权。二年(346)出兵伐蜀,三年(347)定蜀,灭成汉,进位征西大将军。十年(354)第一次北伐,攻前秦入关中。十二年(356)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兴宁元年(363)任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后又兼扬州刺史,尽揽东晋大权。太和四年(369)第四次北伐,因军粮不继败归。六年(371)废司马奕为海西公,改立司马昱,即简文帝,以大司马专权。次年简文帝死,遗诏由太子司马曜继位,是为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旧例,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等物。元兴二年(403)十一月,其子桓玄代晋称帝,建立桓楚,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墓为永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