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的“三名”宝碑——姜登选碑
张范津
在南宫市文体局楼后有三通勒刻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的汉白玉石碑,分别为嘉褒姜登选的《大元帅令》碑、《陆军上将督办安徽军务善后事宜姜公墓表》碑和《陆军上将督办安徽军务姜公神道》碑。这三通碑均高大、厚重,为南宫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公认的表记名人、名人撰文、名人书丹的“三名”之碑,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表记名人乃“一名”。这三通碑所记述的是同盟会元老会员、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一员儒将——姜登选。姜登选(1880—1925)河北南宫陈村人,字超六。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被清政府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受黄兴、宋教仁影响,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同志会,次年加入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秋学成归国后,于清军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部服役,之后随朱到四川任陆军十七镇统制部正参谋。1911年辛亥革命时,鼓动朱庆澜率部起义,反对清廷,拥戴民主共和。1913年袁世凯废省改道后,任黑龙江护军使署参谋长,不久晋升为陆军少将,被国民政府褒为“江省治绩第一”。1916年任总统府咨议。1922年4月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由于战功卓著,被张作霖任命为战区警备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姜登选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与第三军军长张学良合兵御敌,直至奉军获胜班师。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拟授以陆军总长,拒之不受,遂告病休养。同年8月姜登选被任命为苏鲁皖剿匪总司令,不久又任安徽省军务督办。1925年11月23日奉军少壮派将领郭松龄在滦州通电反奉,姜登选奉邀北上调停,并增援奉军,专列抵滦州站后,即被郭扣押杀害,卒年45岁。第二年春,由朱庆澜、邢之襄等人将灵柩运回南宫,葬于姜公故里,在其墓地立碑三通。从此,南宫便有了一组“三名”宝碑。
名人撰文乃“二名”。这三通碑撰文者《大元帅令》为张作霖、墓表碑为王树柟、神道碑为朱庆澜,均为近代名人。
张作霖(1875-1928)辽宁海城人,东北王,奉系军阀首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洋政府。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6月组织安国军政府,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姜登选作为张作霖的一员爱将、忠实追随者,为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遇害后,张如断手足,痛惜万分。因此,特颁《大元帅令》嘉褒,并责令在沈阳城西南风雨坛修筑“姜公祠”。
《姜公墓表》碑的撰文者王树柟(1852—1936),乃知名大儒,系河北新城人,号陶庐老人,光绪进士。曾受冀州知府吴汝纶(与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之聘,主讲冀州信都书院,官至新疆布政使,在伊犁设武备学堂,主持督练新军,并总纂《新疆图志》,著有《陶庐文集》。入民国后,受聘纂修《清史稿》。以其如此之高的文名为河北籍老乡作墓志,文以传人,既驾轻就熟,又责无旁贷。史志专家傅振伦先生称王树柟为姜登选所撰墓志“文雅事核,不虚美,足备国史取材”(《南宫文史资料》第三辑)。
而为《姜公神道碑》撰文的朱庆澜则是近代名将、民国年间广东省长、虔诚的佛教徒、著名慈善家、姜登选情同手足的好友。字子桥,浙江山阳(今绍兴)人,1903年任奉天巡防。1910年受命筹建四川陆军十七镇,携姜登选到四川。1911年武昌首义告捷,在姜登选等推动下,宣布四川省独立,拥戴民主共和。后奉调北平任军事顾问。1913年任黑龙江督军兼巡按使,因强行收回沙俄所占我黑龙江航运权,民众以首航轮命名为“庆澜号”以资赞颂。1917年任广东省省长,拥护孙中山护法,将省长亲军30营兵力交孙中山成立粤军,成为广州军政府基本军事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朱庆澜组织“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募集十余万银元援助抗日同盟军。1925年后,朱庆澜脱离政坛,全力从事社会慈善和文物保护事业。1941年病逝于西安。近年陕西法门寺博物馆辟专室建立了朱庆澜纪念馆。朱庆澜作为姜登选的至交,自相识后,17年间二人一直形影未离,荣辱与共,姜公遇害后,后事达理,自始至终,直至将其灵柩送归故里。因此,所撰碑文如泣如诉,叹为观止。
名人书丹乃“三名”。《大元帅令》碑书丹者不详,观其书,应为大家,概因不便与大元帅共名,故未标注。墓表碑书丹者为末科状元刘春霖,而神道碑书丹者则为近代书法名家郑沅。
刘春霖(1872—1944)河北肃宁人,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恩科状元。由于是末科,因此刘春霖自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中状元后官授翰林院修撰,后任咨政院评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特别在任大总统府秘书期间曾两度作为特使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到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作为一种文化的最高代表而名噪海内。不仅如此,刘春霖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在书法界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师刘(春霖)”之说,曾应召为慈禧誉抄过《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唐三藏经·圣教序》等经文。其书帖流传甚广。如果仅限于此,刘春霖充其量不过是仕途上众多匐爬前行的仕子中的一个成功者而已,但真正令人感念、敬佩,足以流芳的,还是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1934年3月,溥仪在长春建立满州帝国,4月伪满总理郑孝胥以重金邀请并许以要职,他断然回绝。“七七”事变后,汉奸王揖唐想借刘春霖的状元招牌为其招降纳叛,便亲带重礼登门相邀,愿其出任北平市市长,王原以为,自己和刘春霖是同科进士,又是一同东渡留日的同学,加之高官厚禄,刘一定会应允,不料没等王说完来意,刘春霖即厉声作答“宁为华丐,不做洋奴”。自此,便闭门居家,淡出政界,以典卖字画为生。
郑沅(?-194?)湖南长沙人,字叔进,号习叟。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探花,授编修,入值上书房。1903年出任四川学政。辛亥后曾为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称帝乃以疾力辞,袁克定百计挽之不起,后隐居上海爱俪园。鬻书自给,工书法,精鉴赏,尤精碑帖法书考释,其书法存世作品,后人争相收藏。
(《邢台日报》2007年7月7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