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生活总是在焦虑和无聊之间徘徊。看着周围的人一个比一个更优秀,很多人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平庸,变得更好,于是:早起、跑步、读书。可是,坚持一年半载后,似乎没什么成果。
为什么努力却没有成果?因为很多人养成的是一种习惯,虽然处于一种努力的状态,但是并没有产出作品,没有创造出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人就会陷入迷茫状态。
在《认知驱动》中,作者周岭老师认为,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层:消费、生产、创造。过“消费”和“生产”的生活不需要有目标,因而人容易陷入混沌、迷茫的状态。
只有基于内在目标的“创造”,才会使人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获得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所以,想要获得人生的幸福,找到人生的意义,就要创造出个人的价值,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成为一个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认知驱动》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认知驱动》分为上下两篇,从心法和技法上阐述了,一个人如何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情,创造个人价值,获得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书中说的“做成一件事”并不是说一定要丰功伟绩,而是养成一个习惯,练就一项利他的技能,在利他的过程中创造价值。
做成一件事,从坚定信念开始
一个干大事的人,人们往往会觉得他气场很足,气度不凡。这种外在的气场、气度其实就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真正的高手都会注重心理建设。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一件大事的。
而糊涂、胆小的人总是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比如:学开车,不行,太难了;学画画,不行,太烦了。
如果一个人首先从心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那么,他就真的不行。这不是谦虚、低调,而是胆怯、缺乏信心的表现。
一个人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做事都没有决心,他的内心就会被自卑和胆怯包围,很难强大起来。
所以,想要做成一件事,就要相信自己行,允许自己试错,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是一个能干事的人,坚定自己的信念。
信念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一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他的行为,而行为会直接影响结果,所以,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就决定了做事的结果。信念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影响命运。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被关进集中营时,就萌发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要活着出去和妻子团聚。
在这个信念的坚持下,维克多·弗兰克尔想尽各种办法活了下来,但他出狱后未能如愿,妻子已在狱中离世。重获自由的维克多·弗兰克尔,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坚定信念的过程中,对人对己还要降低期待。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过高期待造成的。
人总是对自己、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当期待得不到满足时,烦恼就随之而来。所以,减少烦恼的秘诀就是降低期待。
但是,降低期待并不是自我放弃,而是拥有耐心,不急于求成,相信所做的事情会慢慢变好。
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的时间大约需要7年,用7年时间就可以改变往后一生。人生有几十年的时间,如果能用一个7年的时间,做成一件事情,一辈子就能做几件事情。
做成一件事,从好好说话开始
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说:“语言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思维内容。”
大家都知道思维影响语言,一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会怎么说。其实,语言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就像双向车道一样,说话也会影响人们的思维。
大多数人在顺境时,会说积极的话,在困境时容易说消极的话。其实,人在困境时,也正是磨炼的心志的时候,更应该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
日本的“经营之父”稻盛和夫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会心存感谢之心,说“谢谢”。他无论遇到什么事,即使是坏事,也会说“谢谢”。
稻盛和夫认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正是消除恶业的时候,如果能心怀感谢,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过去造的业就会消失殆尽。
所以,面对苦难和不幸,不要抱怨,不要悲叹,要用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接受,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 这样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还能让自己的心情更愉快。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刀子嘴”。“刀子嘴”说话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内容,说话刻薄却没有感觉。
“刀子嘴”的话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扎在别人身上,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称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这不过是为自己找到借口而已。
一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反映了他内心的情绪。心境平和的人不会说生气的话,满身戾气的人不会说温柔的话,胆怯、猥琐的人不会说勇敢的话。与人相处要说和善的话,不要说刻薄的话。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打交道,不说绝对的话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为自己留有余地。
说话太绝对,没有回旋的余地,会自己打自己的脸。如果不能兑现,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而且给人不踏实的感觉。
言为心声。一个人说出的话就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做成一件事,从创造价值开始
很多人想要改变自己,但脑袋里想得太多、太乱,不知道如何开始,最后什么也没干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写下来。
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计划、想法写下来,需要明确时间和事项,这就像是自己和自己签订的一项合同。
人一旦签下合同,就会在潜意识中去执行,这样就提升了行动力。因为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
有些人的生活并没有压力,但是也没有做成有成就的事情。这是因为当人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就会陷入选择模糊的状态。
而人的天性都是贪图安逸的,当选择模糊的时候,在强大的天性驱使下,人就会选择最舒适的活动——娱乐。
而人在写的时候,会调动理智脑来整理思路,刺激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这样,情绪脑就会退居二线,人就会排除情绪的干扰,对事情有一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消除选择上的模糊。
选定了目标之后,还需要深度练习。任何技能都只有通过深度练习,才能从普通到精湛。
深度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练习,而是在有目标、有反馈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纠错,保证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再出错。
凡是遇到卡壳、学不下去的情况,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学过的东西不熟练,还没有达到掌握的程度。
《我在100天内自学英文翻转人生》的作者张同完,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6个月就能开口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的方法就是一部剧看100遍,弄懂每一句台词的意思,听完马上跟读,直到能流利地说出为止。
练就一项技能之后,还要有输出意识,创造出对他人有价值的作品。比如:写作、画画、炒菜,将自己有价值的作品分享到互联网上,从利他的途径中创造价值。
有些人觉得“利他”是鸡汤。其实不是,利他的本质是爱。利他是对他人、对世界的爱。这种爱超越了个人的得失,爱得越深,利他的力量也越强。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为了改善山区教育落后的状况,她四处奔走呼吁,筹建了华坪女子高中。她自己捐出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用于教育,让近2000名女孩走进大学,改变了她们一生的命运。
正是因为张桂梅校长对女孩、对乡亲、对社会充满了深厚的爱,所以,她才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怀着一种使命感,倾注了全部心血去改变教育落后的现状。将自身的价值建立在利他的层面上。
有些人误以为,利他就是盲目牺牲自己,去讨好他人。其实不是,利他的正确方式是用自身的价值去影响,去服务他人,而不是去取悦、控制他人。
稻盛和夫说:“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当一个人不带功利心地付出时,最后都会得到其他形式的回报。
所以,利他的最终结果也是利己,利他和利己并不矛盾,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可以兼而有之。
《认知驱动》写道:“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无论多晚都可以!”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获得外界的正面评价来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越大,被肯定、被需要的次数也越多,幸福感就越强。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在混沌中度过的普通,和在努力中度过的普通是不一样的。
一个人努力了,即使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只是浪费了时间,但是,并没有浪费生命。因为努力的过程,也是一种磨练,生命也因此而变得更充实。
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