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五十)
至少从柏拉图以来,这一著名的文章就直截了当地反对了这一在哲学上占主导地位的想法,即知识本质上属于一种客观形式,贯穿于所有表像之下,揭示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该建议没有假定“无处可见”而是利用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局限性,渐近地达到“客观性”。当然,这里存在对客观视角的含蓄批评,但是作为认知主体如何追求理性知识,同样也有一些积极的建议。
尼采在研究认知的视角时,立足于认知理论的当代发展,尤其是非东正教新康德主义者(如弗里德里希·兰格)和实证主义者(如恩斯特·马赫)的著作,他们提出了宽泛的,基于心理学的康德(Kant)和叔本华(Schopenhauer)认知理论模型(参见Clark 1990; Kaulbach 1980,1990; Anderson 1998,2002,2005; Green 2002; Hill 2003; Hussain 2004)。康德思想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的某些非常基本的结构特征(空间,时间,因果关系等)是我们主观认知产物,而不是它们本身的特性或关系。但是康德和叔本华对这些任何可能经历的先验条件结构进行了必要处理,那么影响尼采的自然主义者试图将其追溯到人类经验心理学。尼采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些认知上的重要视角观点。尤其是,道德的谱系中强调,观点始终植根于情感及其相关的评估模式。因此,尼采认为“迄今为止,所有伟大的哲学”一直是“作者的自白,是一种非自愿和无意识的回忆录”(BGE 6)。因此,理论上的主张不仅需要从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且作为症状可以被诊断出来,并追溯到内在动力和影响。因此,尼采的视角主义与他的“道德谱系”理论相联系,揭示了视角主义既可以提供激励动机,又可以提供一种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