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热爱阅读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查理芒格
每年五月初,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都会用朝圣的心态来到美国的奥马哈,为了来看两位极其睿智的老人谈话,股神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巴菲特一般先回答提问,然后会问芒格:你说呢。芒格最典型的反应就是面无表情的说:“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这九个字已经形成了查理的标志,以至于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有一次查理有事,没来参加大会,巴菲特特意剪了一个硬纸板,做成了查理的人像,让他坐在自己的旁边,自己一讲完话,就扭头问查理的人像:你说呢。然后巴菲特自己按一下录音机播放键,录音机就会用查理的声音回答到:“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巴菲特听完会露出孩子般顽皮的笑容,坐在下面参会的人呢,都会笑得不可开交。
这两位智者合作了五十多年,他们之间亲密的关系让人羡慕不已,在全世界都掀起学习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之道时,巴菲特却说:人人都有盲点,再优秀的人都不例外,是查理指出了我思维上的盲点。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教会我只买便宜的股票,而查理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给了我强大的力量,扩大了我的视野,如果不是查理的帮助,我现在还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慢慢爬行。甚至五十多年来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查理对他本人和伯克希尔的影响完全无人可以取代。
查理芒格不仅是股神巴菲特的良师益友、合伙人,更是被称之为独立思考之神,他充满智慧,甚至在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人物传记中都没有发现类似的人,这与他非常喜欢阅读有极大的关系,正如查理所说:“我手里只要有一本书,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无论走到任何地方,查理都会随身带着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有一次查理去西雅图参加一个董事会,依旧按照惯例坐经济舱,他身边坐着一位中国小女孩,飞行途中一直在做微积分的功课,他对这个中国小女孩印象深刻。查理说这辈子遇见的各行各业的聪明人,都在每天读书,极其热爱阅读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正如开头故事中的这句: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对此查理说:自己没有什么过高的天分,他只相信勤奋,相信学习,自己不断的学习和改变,这是他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同时查理也是一位传记爱好者,他会将这些书本上的概念和作者的经历联系起来,比如说他在读《富国论》的时候,他也会读亚当斯密的传记,就像是和作者在平行时空中交朋友一样,听听作者观点的来由,并且把作者的观点和时代的背景结合起来,再去深一步的理解它,掌握它。
一次,查理邻座一位漂亮的女士坚持让查理用一个词来总结他的成功,查理说:“理性”,然而查理讲的“理性”,却不是我们一般人理解的理性。查理对理性有更苛刻的定义。正是这样的“理性”,让查理具有敏锐独到的眼光和洞察力,即使对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也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巴菲特说查理比世界上任何人更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复杂商业的本质说清楚,对此,他把查理的这个特点称之为“两分钟效应”。
伯克希尔投资比亚迪的经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2003年,查理虽然从来没有见过王传福本人,也从未参加过比亚迪的工厂,甚至对中国的市场和文化也相对陌生,但是查理认为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对于解决锂电池燃烧的问题,非常有效,认为比亚迪会帮助整个人类解决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投资比亚迪最实质的问题。
除了投资比亚迪,伯克希尔还投资过许多优秀的公司,比如说:IBM、可口可乐、富国银行、通用电气、高盛,箭牌、宝洁等等。伯克希尔公司创造了最优秀的投资记录,每年平均20.3%的复合收益率,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相当于54万多人民币一股,查理也因为几十亿美元的身家,经常出现在福布斯的亿万富豪榜上。
查理的想法既原创、独特又几乎从不犯错,他的思想辐射到事业、人生、知识的每一个角落。在他看来,世间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
比如说,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查理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查理芒格是一个完全靠智慧取得成功的人,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和向往的例子。
这本《穷查理宝典》就是全面介绍查理芒格的书,由个人传记,过去20多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采访组成,包括了他的投资哲学、学习思考方法和人生心得。在后面的文章中会为大家一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