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九篇——权术(下)

《鬼谷子》精讲系列【目录】


原文: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

翻译:所以说:“游说辞令有五种,分别称作病、怨、忧、怒、喜。”

原文: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

翻译:所以说:“病言,就是由于没有底气而说出没有精神的话;怨言,就是由于悲痛至极而说出没有主见的话;忧言,就是由于心情郁闷而说出忧心忡忡的话;怒言,就是由于轻举妄动而说出狂妄的话;喜言,就是由于自由散漫而说出不着要领的话。”

原文: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翻译:这五种言辞,精通了就能够运用自如,等到有利的时机到来就可以采取行动。

原文:故与智者言,依于博;

翻译:所以和智慧的人说话,依靠的是知识博学;

原文:与拙者言,依于辩;

翻译:和笨拙的人说话,依靠的是能言善辩;

原文:与辩者言,依于要;

翻译:和善辩的人说话,依靠的是简明扼要;

原文:与贵者言,依于势;

翻译:和权贵的人说话,依靠的是审时度势;

原文:与富者言,依于高;

翻译:与富有的人说话,依靠的是高尚雅致;

原文:与贫者言,依于利;

翻译:与贫穷的人说话,依靠的是利益诱惑;

原文:与贱者言,依于谦;

翻译:与贫贱的人说话,依靠的是谦和低调;

原文:与勇者言,依于敢;

翻译:与勇敢的人说话,依靠的是坚决果敢;

原文:与过者言,依于锐;

翻译:与能够自我反思过错的人说话,依靠的是犀利的言辞。

原文: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翻译:这就是游说的方法,然而人们往往违背这个方法。

原文: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

翻译:所以与智慧的人说话,要用这个方法引导使他有所启发;和愚笨的人说话,要用这个方法教导使他有所收获,要做到这一点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原文:故言多类,事多变。

翻译:所以说话的方法有很多种,事物的变化也有很多种。

原文: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

翻译:所以不停地和别人交谈,只要找到方法,做什么事都不会混乱。

原文: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翻译:不停地变化交谈方法,却不会忘记主要宗旨,所以智慧之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懂得顺其自然。

原文: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翻译:倾听贵在能听出对方的真实想法,智慧贵在通达,言辞贵在奇妙。


庄子论剑谏文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非常喜好剑术,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他在王宫内供养了300多名剑客,昼夜看他们表演击剑,不但使得剑客死伤不计其数,还荒废了国事,使得赵国日益衰弱。

由于赵王只接见剑客,庄子便穿着剑客的服装扮成剑客面见赵王。

赵王听罢,恍然大悟,亲自牵着庄子的手步入殿堂,向庄子表示敬意。此后,赵王再也没有看过斗剑。

点评:庄子在此用到了“与智者言,依于博”和“与过者言,依与锐”两种说辞。庄子知道赵惠文王不是一个昏君,所以他采用引导的方法,而不是教导的方法。当赵王明白庄子话中另有乾坤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些曾经喜好的剑客,重新理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这与庄子博学多识的能力和雄辩的口才是分不开的。


本篇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粽会持续更新哦~

《鬼谷子》精讲系列【目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