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原文】:
烛天理如向明,万象无所隐;穷人欲如专顾影间,区区于一物之中尔。
【译文】:
蜡烛照明的时候就好像天的道理在遍及万物一样,万物没有一种不被教化(天道的光明没有隐藏,它会遍及一切的万物,导引它们谨守天道规律);穷人如果只看到眼前微小的利益的时候,那么只能使自己的心灵在微小的事物中显得更狭小(不论知识还是生活的贫苦,都离不开心的意识,越是贫苦越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更要想着怎样利益大众,这样才能让心不背离天道规律)。
【原文】:
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
【译文】:
学佛的人不知道天的性命所以就用心中生起的法的生灭来诠释天地的道理,这就是在用心中生起法的小来衡量天地承载万物的大,也就是在用心的最初生起来衡量天地永存的本性,他们这样仍然不能穷尽天地的道义,所以就说万物是心生起的幻象,这样的认知就像是在阐释冰凝结在水中的道理一样,仍然没有真正的了解天地的道理(佛家的思想注重心,理学的思想注重气,心是后天形成的一种自然认知,天性是最高的认知万物的真心)。
【原文】:
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诬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此所以语大语小,流遁失中。其过于大也,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谓之穷理可乎?不知穷理而谓尽性可乎?谓之无不知可乎?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也;梦幻人世,明不能究所从也。
【译文】:
学佛的人诠释天的本性不知道天的作用,就用六根的微小变化来展示天地的变化。光明不能用尽,就说天地日月都是幻化的,隐蔽了天地的作用在一身之中,掩盖了心志的作用在虚空当中,所以他们不论怎么说大与小,都已经偏离了中道的意义(学佛能使人断恶修善,明白心性的道理,能永远与太和合一,体用如一,而在太虚中气体处于变动中,穷尽天性的道义便也没有天性,因此这里的中道只能理解为在天地之中的道)。说的过于大了就认为尘埃当中有虚空万物,说的过于小了就认为人生犹如梦幻。能说穷尽天的道理了吗?不知道穷尽天理怎么能通达天性(一尘中包含万象,是站在本性遍及一切处的角度说的,人生如梦幻是站在心的无常变化角度说的,要穷尽天的道理必须通达天的本性,天的本性就是气体的运行变化规律,这是《正蒙》所站的角度)?说没有不知道的事吗?芥子当中含有万物,说天地有尽头;人世犹如梦幻,其实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他从来不谈气体只谈心,要去假心显真心,他所说的一切没有离开心,但是《正蒙》以气本论为主,只谈阴阳两种气体的聚散变化,所以从这里我们只能选择包容心理,两种角度,两个层面的认知,上升到天性,与佛家觉悟本心本性所走的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