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知秋,上个周末在家肚子饿,打开某团然后点了几下,满身大汗的外卖员就把热腾腾的美食送到我家门口。说实在的,谁想在这种大热天出门买东西呢?吃的同时我感到有点孤单无聊。打开某音瞬间掉入网络资讯世界足足三十分钟。在网络世界里我人缘看起来很不错的,刚好周末没有安排活动,吹着空调在家里看精彩电视剧。
只要保持眼睛张开,电视剧就会贴心的在帮我播完后换到下一集。看到一半我不小心睡着了,醒来后已经晚上八点,精神棒棒的我直到半夜两点才开始有睡意,第二天礼拜一,黑眼圈吓到了我旁边的同事,他看着我,我只对着他说了一句,“真是个操蛋的礼拜一啊“?
以上这些习惯都有几个共同点,它让我更省力,更懒惰,而且马上能获得好处。最重要的是我根本不用花时间去学习他们,想想我们平日都过着像牲口一样的生活里。
周末偶尔放纵下哪里错了吗?和其他那些书中说的好习惯,要么就是晒着大太阳在公园气喘吁吁的跑步,要么就是静下来阅读。这是对我来说太难了,还是请知秋教你怎么做?
大家好,我是知秋。上述这些是我不能告诉你的知秋日常。近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生活中的大部分行动都是无意识的情况下执行的。就像在排队买午餐或者搭电梯时你会自然而然的拿起手机翻看。即便你只收到系统天气预报的通知,倘若无法注意到无意识,他就会指挥你的生活,然后称之他为命运。
为什么坏习惯如此让人难以自拔?
要怪就怪我们的大脑,在几千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大草原上,每天为了下一餐发愁。那时的他们连睡觉都可以被老虎咬走,那还管得上几年后是不是有钱过退休生活。而这种环境也让我们大脑倾向思考短期的效益。想象一下,下班后,我们好不容易从公司监狱出来,却还要换上运动服开车去健身房运动。最糟糕是每个月要花钱买会员,做到这些还不一定会换到苗条的身材。一项运动马上在家吹空调吃晚餐,追追剧看看知秋说的书。短期的效益高的太多了,大脑也喜欢你这么做,因为他不必动到意志力,你的大脑觉得开心,传递给你愉悦的感觉。我们的习惯也就是经过有这样的温床所养成的。
为什么好习惯难以养成?
因为很累啊,你为了准备技能考试,你得抗拒打开电视的诱惑,专心做完第三章的题库,而抗拒之后你什么都没获得,还得耗费一大堆的意志力,更糟糕的是考试的题库真的很无聊。在你状态好的时候,完成这些好习惯不算什么。但有一天刚好被智障同事搞得气吞吞,要持续做到这件事就是难上加难了。这也是培养新习惯最难的地方。当这个习惯无法提供给你立即的好处时,持续这习惯的动机也会随时间而递减。
那为何我们需要培养好习惯呢?
因为你不想当个废人。Stephen
covey曾在他书中提到以终为始的概念,想象现在是你人生的告别仪式,司仪请出你的孙子来谈谈他心目中的爷爷、奶奶。你孙子毫不犹豫的说,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个整天看电视,不守时,懒散,动不动还喜欢去网上取暖的人。虽然这种我孙子不常见,但我能确定的一点就是,我们都想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榜样。我们选择每次约会都准时,是因为我不想被贴上爱迟到且忽略他人感受的人。我们选择戒烟,是因为我不希望让别人觉得我得依靠尼古丁来排解压力。而为了让你贴近心目中更棒的自己,培养好习惯就是手段之一。
怎样开启一个新习惯,
在《原子习惯》中提供了几项工具来帮助我们培养新习惯。其中一项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习惯捆绑。试想一下,目前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一定会做的,并将你想培养的习惯放在这件事后面。例如,我想要把练习英语口语变成新习惯,而我每天晚上都会刷牙,而经过习惯捆绑之后,这件事就变成每天晚上只要在刷牙之后,我会马上练习英语口语,而维持一个习惯最怕一开始爱如潮水,然后爱理不理最后事不关己。所以这时候就得运用两分钟法则。刚开始一个新习惯时就只做两分钟。如果你真的想再多做一下,那也别超过十分钟。因为这时候的你是在运用习惯来进行身份认同。你不是真的很喜欢英文,你只是想把英文练好,以便在未来职业发展上多一项武器。就这样每天持续这个习惯两分钟,一个礼拜后,你如果渴望更长时间的练习,这时候你再将时间拉长。
如何维持习惯呢?
不管你今天为了打起精神喝了几杯咖啡,每个人每一天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而最有意志力的人通常是最少用到意志力的人。怎么说呢?如果你总在工作时把手机放在桌上,你就需要在每次想去解锁手机时,动用意志力去抑制自己的冲动。更好的办法是将手机放在你同事的抽屉里,等到休息时间或下班后再去拿出来,你会毫不意外的发现,当你只是想拿着手机乱滑时,却需要去打扰同事,并拿出你的手机,这阻碍显得太大。于是你的内心深处计算出这动作没有好的性价比,此时的你就不需要动用到意志力,就能获得专心工作的好习惯。如果你觉得放在同事的抽屉,这点太麻烦,你可以在每天进到办公室之后开启勿扰模式,并删掉各种社交软件,等到下班后再将他们找回来。增加执行坏习惯的阻碍,就会强化好习惯的动机。
高手们都有哪些习惯呢?
《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每天固定四点半起床,开始写小说五到六个小时,然后去跑十公里之后读点书,听点音乐。晚上九点上床睡觉,他这样说起自己的习惯,反复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那是一种催眠,我必须催眠自己进入身材的心理状态。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习惯用写日记的方法来进行自我疗愈,并坚持每天运动四十五分钟。 推特共同创办人杰克*多西每天花一小时左右去上班。他声称这样的习惯能让他高效率的思考。苹果执行长tim
cook 坚持每天早上四点三十五起床,ustudio 执行长jan
ryan习惯在每天睡前写日记,借次沉淀一整天忙碌的心情,并释放负面情绪。这些在我们眼中看不到车尾灯的专业人士,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达成特定目的。像我这样的失败者,一下子当然想要全部学会,但习惯这种东西相当主观。当我觉得早起这是天底下最棒的习惯时,深夜才有灵感的你就不适合。所以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习惯是另一门功课。
我天生就是来学会这个习惯的,
有些人喜欢在嘈杂的咖啡厅内工作,有些人则喜欢在完全安静的环境,有些人喜欢在阅读时听流行音乐,有些人则更偏好古典音乐。重点不在于别人的感觉,可是你要找到那个最低意志力消耗的习惯,而创造一个低意志力消耗的环境,并显得更容易。如果你想改掉自己总是买到剁手的坏习惯,马上打给银行,麻烦他帮你的信用卡额度调降一半。若你想让自己维持好的卫生习惯,去超市买个只够装两天份的洗衣篮,让环境来帮助你培养习惯。就像上班族热爱下午茶,培养新习惯的人需要不断小胜利来让自己撑着。喜剧演员jerry sigh fell,会逼自己每天写下新的笑话,不管好笑与否有没有灵感,他只专注于不中断的写笑话。而你也可以将这份智慧用在自己身上,拿出你手边用不到的那份日历,可能就是公司送给的那一份。每当你完成今天对自己的要求时,就在今天的日记上打叉叉。这个要求可能是将手机关机一分钟,或者是向身边人发出关心,每个记号就代表着一个小胜利,往后的你就尽量别让这个叉叉锁链断掉了。
我是知秋,希望你可以将每天看看知秋读书当成未来的新习惯。因为喜欢我内容,请进关注我,也别忘了点赞及分享给你的朋友们,我会每周更新文章,我们下次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