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对孩子付出了太多;却不知道,孩子爱我们更无保留。”
冯晨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文章中借用了抖音里的小视频,真人秀节目内容,包括真实案列,呈现给读者的是在这场亲子关系中的一些较量(姑且让我先这样去看)。每每读到这类,我总会心尖一紧,然后对自己开始做各种言行的反思,警戒自己一定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更不要尝试新的伤害。
而这时候女儿对我的各种爱,也会全部溢出来。她总是会对我说“妈妈,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那么那么爱你。全世界没有谁会比我更爱你了,你知道吗?”因为我们彼此是随时表达爱的,所以一开始听到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感受,但不知是哪次开始,我很用心地听女儿这句话了,看着她那笃定的小眼神,感觉就差对天发誓,恨不能掏出心来给我看一样,我真的被感动了,深深地。
还有一次和女儿同样是聊到了标题中的话,那是一次睡前的谈心,我问女儿觉得爸爸妈妈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希望我们改进提升的。我不确定是她对这个概念还不能完全理解还是因为真的对我们爱得无私无保留,女儿回答我说“没有啊,都挺好的呀!”真的和文中提到那场真人秀中孩子们所说完全一样,给爸爸打满分,给我更是打了她说的“无数多个一百分”。在我的引导下,她补充了一下“爸爸要是少喝点酒,妈妈再多温柔点就更好了。希望妈妈多笑,妈妈笑起来最美啦”。我答应了女儿,并在努力实现对她的承诺,她现在总是会顽皮地对我说“妈妈,来,笑一个”,在得到我的回应的微笑后,小家伙很满意地点头,像是在说“嗯,这还差不多。”通常不追出我的笑容,她是不会罢休的。
都说孩子是无辜的,因为无法选择自己的爸妈,只能被动接受,包括环境、理念,影响其一生。但在女儿看来不是这样,她不止一次和我说“妈妈,你知道吗,当我还是小天使,在天上的时候就一直在观察,后来发现了你,觉得这个妈妈特别好,然后就‘嗖’的一下飞你的肚子里,做你的宝宝了。”每次听完我都很感动也很感激,当然也会把这感动和感激向她表达。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我家这个绝对可以拿来标榜的。要是家里谁磕了跘了,受伤了,她会第一时间冲过去表示关心,表情神态就像受伤的是她,比你还更疼一样。不过“小戏精”是她收获的另一头衔。且不说戏精与否,她知道关心人是真的,心疼我也是真的。近来天凉加流感肆虐,我重感冒了,告诉女儿离我远点,别被传染了,结果她抱着我的脸、嘴一通亲,说要和妈妈一样。应该是想表达和我一起同甘共苦,共患难吧,之前就总说“妈妈,我是永远都不会抛弃你的,你怎么样,我都不会嫌弃你。”自然,在亲密接触下,她很快被传染了。于是我熬了红糖姜水对抗感冒,她见我把很烫的汤水倒出来,在一个大碗里转转,然后吹吹倒水杯里,再喝,温度就刚好。都说习惯或行为是习得的,自然她就会了,晚上时,难受到了极致,鼻涕不停,头疼欲裂,晕乎乎中烫了下手。女儿看见后马上批评我“你看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不知道叫我吗,你坐好,我来我来。”然后照着我早上为她的样子一通操作,很是投入很是认真,看着她这小样,我竟感动到流泪了。这个女儿我绝对没有白疼。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时候会不那么愉快。女儿毕竟还是不到八岁的孩子,孩子们身上有的所有问题和毛病,她也差不多。而我也会控制不住情绪暴躁起来,对她吼骂,以前也动手打她,但几乎每次,都是孩子先妥协,来求和,非要得到我的抱抱和亲亲,看到我的笑容,她觉得这事情才算了结了,安心了。这里让我感受到的除了因为孩子是家庭里的绝对弱势者,需要讨好以求安全感外,还有孩子对父母那种绝对无私的爱。正如让父母给孩子打分,父母们总是眉头紧锁,难得满分,甚至有不及格,此时父母们的脑海里正在搜索孩子的各种恶习,满脑子劣迹斑斑;但如果让小朋友们给爸爸妈妈打分,如前文我女儿那般,多数会嘴角上扬,眉眼带笑,基本会是满分。所以,如果成年人可以保持那份孩童天真单纯对待事情,应该也会如孩子那般不计前嫌,满目美好吧。当然,能够做到这样的至真至纯,也是实属不易的。
和女儿的故事还很多很多,当然很多时候我都是被她感动着,也真的很感谢收获这样一个宝贝,有人说孩子是甜蜜的负担,我们家这个就是我甜蜜的动力,现在的孩子都不吃说教那套,强压也只会造成抑郁和叛逆,看到的案例太多太多,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太难了,骂不得打不得,动辄就用生命相威胁。是呀,我也很怕,很怕把女儿也逼成那样。所以我只能不断学习,补充各种知识,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去影响和感染她,希望让她看见一个坚强乐观、积极善良、珍爱自己的妈妈,做她的榜样,这也是我的妈妈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温尼科特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从妈妈那得到了可以享尽一生的能量,愿可以也传递给女儿。能陪伴的日子毕竟很短很短,尽力给她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