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犯错,可犯错误之后面临的是什么?
我也犯了一个错误,由于我的一时疏忽,让刚满11个月的女儿,从床上坐着后空翻式的头背着地。砰——随之传来女儿撕心裂肺的痛哭。我知道当时的她心理上一定是害怕极了,她的身体上一定是疼痛极了,而我的心也随着孩子愈演愈烈的哭声更加的难过和自责…我抱着她不停的哄啊哄,陪她玩,关注着她的一切反应,生怕因为这一摔,出了什么问题。同时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懊悔,悔恨刚才为什么看到了她在床边而不立马去挪一下,而是想着等穿好了衣服再去管她。可就在我迟疑的刹那间,刚才的“悲剧”发生了。我内心一遍又一遍的自责,并跟宝宝说着对不起…
宝宝的状态渐渐好起来,首先是姥爷回到家,逗着外孙女乐的咯咯笑。我的父亲是很和蔼可亲型的,所以我无所顾忌的把刚才发生的时候告诉了我的父亲。他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现在没事了就好了,以后多注意,没想到我们家的小妞妞还学跳水运动员做后空翻呢!”一句玩笑话,化解了我内心的担忧。我心里感激父亲的不指责和批评。后来中午的时候我的母亲回来了,她是属于比较严厉型的,人特好,就是对待事情的时候会比较严格,从小挨母亲的批评长大的。所对于母亲有时候我总是处于敬畏之心,她回来之后,我一直内心在纠结要不要坦白从宽的告诉她,因为我怕,我怕她听到后,大发雷霆。
憋了一中午,还是忍不住告诉了母亲,因为我怕我的一时隐瞒,延误了孩子因为摔导致的后果。毕竟育儿方面,老人懂得更多,所以我在母亲心情状态很好的时候,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果不其然,我的期望还是有点高了,母亲听后,并没有像父亲一样乐呵呵一笑了之。而接下来的是一顿像鞭炮似的“语言暴力打击”她把我从头到脚的数落了一顿…听着她的话,我一阵又一阵的委屈。我告诉她,“您就不能关心一下孩子,而不是总揪着我的错误不放,在摔下孩子的那一刻,我已经知道错了。你不能不这样的批评我,换一种方式谈一谈吗?我之所以告诉你,是想让你帮我看看孩子有没有被我摔坏脑子,而不是告诉你,让你对我一顿批评的”但是母亲并不理会依然喋喋不休…我感觉我又要崩溃了,我忍住眼泪抱着孩子去了别的房间。
在那间房子里,我泪流满面。第一是因为孩子被我摔得,我很难过,第二,更多的感受是母亲的不理解和批评让我很心痛。但我又不想跟母亲发生太多的冲突,因为我知道我和她都需要先冷静冷静。
我舒缓了自己的情绪,我发现: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我竟然不可思议的做了一个决定“我以后再有什么事情,绝对不会再告诉妈妈!”“妈妈,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跟我谈一下?不能用一用正面管教的话语来跟我交流”“我终于明白,当我用同样的方式去批评我自己的孩子时,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这次教训,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批评式教育方式的缺点。它并不能通过批评让人去感受好些,然后更好的去纠正一些错误行为。反而会因为严厉的批评,让人忽略错误本身,而更多关注的焦点在批评后的感受上,而不愉快的感受会让人产生错误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批评教育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拉远亲子关系的原因。
事后,我心情平复后,我并没有因此记恨母亲。因为我是大人,所以有足够的能力去调节自己和平衡事情。但是如果是孩子,他并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一些事情,所以就更容易因为接受严厉的批评教育而走上错误的道路上。
之后,在我和母亲都冷静以后,我们深度交流了一下。部分观念她已经开始慢慢认可,但是我知道这个调整的时候会很长,毕竟旧式教育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改变会有些困难。但是只要坚持,相信改变,就终究会有一天看到我们的改变…
所以,我希望我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让自己更了解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